大陸暫停立陶宛牛肉進口 我籲國際譴責

大陸海關總署9日宣佈暫停立陶宛牛肉的進口申報,原因並未對外說明。圖爲臺北國際食品展,「立陶宛國家館」展出包括天然礦泉水、有機花茶等20餘家立陶宛廠商展售的獨特產品。(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與立陶宛外交關係因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一事逐漸惡化。而後大陸除將與立陶宛外交關係降級爲代辦等級,亦陸續限制立陶宛商品進口。大陸海關總署於9日宣佈暫停立陶宛牛肉的進口申報,原因並未對外說明。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昨表示,中國不斷透過各種惡劣手段施壓立陶宛,破壞以規則爲基礎的世界經貿秩序,國際社會均應嚴加譴責,同時聲援無端遭此脅迫的立陶宛。

歐江安強調,中國對立陶宛的政治、經濟脅迫打壓,公然侵害立國國家主權,肆意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擾亂經濟秩序,這樣的威權霸凌行徑絕不爲世界各國所容。臺灣將堅定與國際民主盟友團結一致,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立陶宛度過難關。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9日發佈《符合評估審查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下稱名單),內容顯示暫停接受自2月9日後(包含當日)啓運的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大陸目前准入的立陶宛肉類僅有牛肉,且只有一家企業在海關准入名錄內。

大陸海關總署的舉措是否爲政治原因仍不得而知。事實上,該肉類產品名單對於恢復及禁止外國肉品進口的原因都不會對外發布。如大陸海關總署自1月24日就暫停自義大利啓運的豬肉及豬肉製品的進口,及自1月29日起暫停澳洲企業Teys Australia Naracoorte Pty Ltd的肉類產品進口申報。暫停原因都跟暫停立陶宛牛肉進口一樣不得而知。

儘管如此,大陸暫停立陶宛牛肉進口之舉仍被外界廣泛視爲政治原因。因爲歐盟之前表態會針對立陶宛問題向中國發起貿易訴訟。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月底稱,中國一貫按照世貿組織(WTO)規則行事,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的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對於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大陸海關總署、外交部、商務部10日皆並未解釋原因。不過趙立堅10日針對立陶宛外長指責中國侵犯人權一事表示,立陶宛應該做的是正視客觀事實,糾正自身錯誤,回到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而不是混淆是非、惡意炒作,更不是拉攏其他國家聯合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