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第十屆上交會搶先“劇透”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全呼吸道輔助診斷系統、全球首創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國內首個結合企業出海需求的垂直AI模型……6月11日,第十屆上交會舉辦亮點項目媒體溝通會。

十年磨一劍。封面新聞記者在會上注意到,參展企業不僅帶來了“硬核”科研技術成果,還充分體現了科技企業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

火花四濺的“人工智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日前表示,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已成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何與千行百業相結合?在醫療領域,已經初見端倪。

即將亮相於上交會專區的全球首創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是生物醫藥領域的重要研發成果,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工交叉創新團隊20餘年熱物理免疫基礎研究成果轉化而成。

“多模態腫瘤治療系統是一種全新的腫瘤治療範式,即以局部微創消融,激發全身抗腫瘤免疫;通過多物理場精準控制,使腫瘤細胞原位崩解,在實現局部病竈精準根治的同時釋放腫瘤抗原,重塑免疫微環境,激活機體特異性抗腫瘤免疫,抑制復發轉移,有效提升治療長期獲益。”美傑醫療首席戰略官蘇曉鳴表示,該創新技術克服了傳統的單一的熱消融治療過程中患者疼痛感強、耐受度差、治療區域不可視等弊端,也可以克服傳統的單一的冷凍消融組織邊緣易復發,術後易出血等風險,實現了可視化消融,使局部治療更安全、更徹底,治療精度提升10倍以上,患者中位無疾病生存期比傳統技術延長240天。

在醫工交叉合作模式下,新質生產力正在釋放蓬勃生機。

會上,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全呼吸道輔助診斷系統,也將在上交會上與公衆見面。上海鏡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王勇表示,全呼吸介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屬於創新產品,可用於上下呼吸道全呼吸介入輔助診斷與治療,目前國內外市場尚無同類產品。“該創新產品預計將於2025年5月30日取得NMPA註冊證,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帶人工智能的電子支氣管鏡、電子鼻咽喉鏡。”

在大模型的垂直行業利用方面,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推出的市界智航AI模型(GCI),是國內首個將AI模型與企業出海需求相結合的範例。

“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產業作爲我國企業出海及外貿的‘新三樣’,不僅是我國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所在,更細分出衆多產品品類的出海需求,我們大模型可以爲不同類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支撐。”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大模型對數據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在專業的垂直模型領域,要求數據是精準的,且來源必須是正規渠道。

據瞭解,市界智航GCI採用非Transformer架構的底層模型私有化部署於企業內部,與企業自身市場、產品數據結合,通過市界智航GCI模型,企業能夠迅速洞察目標國家的市場動態、政策走向,爲其國際化發展策略提供有力支撐。

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不可錯過的“黑科技”

據悉,本屆上交會上將有28家企業和機構將首發新產品、新技術,其中全球或全國首發的有11項。

在製造業領域,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被譽爲“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結合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正逐步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代表。

如何打造“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產業基地,讓AI智能機器人走進生活?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翡沄機器人科技將帶來國內首發的人形機器人。據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泳文介紹,該人形機器人重量輕、長航時能源續航,具有先進的全身控制技術,配合AI多模態數據大模型,是全球首發的智能化開發與學習訓練平臺。

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正描繪着人類未來出行的藍圖。“低空經濟”對不少人來說還是個新鮮詞,但低空經濟領域的科技研發人員們,已耕耘多個春夏,等待金秋收獲。

作爲國內率先研發傾轉旋翼載人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科技企業,上海時的科技品牌總監須安介紹道,依託安全可靠的航空技術、電動化技術和智能算法,公司自主研發的E20 eVTOL具備速度快、載重比大、成本適中等特點,是目前發展低空經濟核心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