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攜手三總開發3D腦瘤醫療模擬器 造福神經外科治療

三軍總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劉偉修,示範利用專業醫療模擬器。(臺科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惡性腦瘤是神經外科治療上最困難的疾病之一,臺科大機械系教授陳品銓攜手三軍總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劉偉修,以3D列印、模具設計、澆注技術等技術,開發專業醫療模擬器,做爲訓練腦神經外科醫師教具,也可依據病人診斷客製化腫瘤模型,讓醫師在術前實際演練,獲頒未來科技獎,也獲國家新創獎臨牀新創獎的肯定。

劉偉修表示,惡性腦瘤不易治療,過去都以大體老師來做手術的訓練模板,受新冠疫情影響,從國外進口大體老師到國內訓練的機會越來越低,價格又比之前高昂。

劉偉修提到,自行研發3D模擬手術平臺,能給新進腦神經外科專科住院醫師、不分科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增加手術訓練的機會,甚至可以做到客製化的訓練模組,往後可針對不同位置的腫瘤,於術前製造類似的腫瘤模型,做爲術前訓練,造福神經外科醫師和病患。

陳品銓團隊所研發的模型,包括基本腦部組織,利用模組化概念將好發率較高的腦血管瘤或惡性腦瘤製造而成,神經外科訓練醫師可在人工血液流動過程中,根據不同位置的腦血管瘤或惡性腦癌,翻轉頭顱的角度、開顱、利用鉗子翻開大腦軟組織、定位腦血管瘤或惡性腦癌、利用醫療器具夾閉腦血管瘤或移除惡性腦癌,完成整個模擬手術訓練。

陳品銓指出,目前市面上沒有「實體」、「具回饋觸感」、且「仿生」的專業醫療模擬器,尤其大腦結構較其它器官更爲複雜,材料更爲多元,仿生模擬器的難度更高。

陳品銓說,臺科大所研發的腦血管瘤模擬器及腦癌模擬器,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高度仿真性,且成本低,相較於大體老師或是虛擬實境的建置費,更具有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利用模組化設計,可讓醫師針對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患部,增加練習的次數,提升執行手術的自信心及成功率,也比現有的訓練方式更爲經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