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自學 讓180座老鍾滴答響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鐘表珍寶。(中新社

62歲曹慶吉是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取自微博@中新視頻

《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紅之後,各地的修復匠人也開始受到重視。武漢62歲大叔曹慶吉就是其中之一,喜歡民國初年的古董座鐘,心疼許多老座鐘因爲年久失修而被棄置,因而自學修復技術,31年間收藏了180個座鐘,並細心修理,讓老鍾重獲新生,不僅恢復原有的報時功能外觀也煥發新光采

在擺滿座鐘的曹家,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座鐘,有些甚至已經絕版,包括德國黑森林布穀鳥老式座鐘、懸線天文鐘日本五音鍾、琺瑯國產座鐘等,相當壯觀,猶如一家座鐘博物館

走遍舊貨市場買老鍾

曹慶吉修座鐘是半路出家,他擅長的是木工和修繕等工藝,早年從事楚劇戲院道具製作行業,對座鐘着迷是在1988年,當時他隨父親接觸到古董鐘錶,這些誕生於20世紀初期的老鍾,因爲雕花鏤空的工藝精美、內部機械精細,讓他愛不釋手。

此後,曹慶吉走遍武漢、遼寧撫順廣州等地的舊貨市場和房屋拆遷區,收購這些被人遺棄的老鍾。他表示,很多老座鐘都是被拆解當廢品賣掉、回收,很可惜:「隨着科技進步發展,我們開始用電子錶手機代替座鐘,如果不去收藏、修繕,這些古董鐘錶將不復存在,太可惜了。」

爲了讓這些被人棄如敝屣的老座鐘重獲新生,他開始自學修理技術,再以自己擅長的木工技藝,從裡到外,仔細整修這些有近百年曆史的老鍾。

擬建古董鐘錶博物館

這些老鍾剛買回時,狀況都不太好。曹慶吉表示,這些古董座鐘木質外殼早已破舊不堪,鐘擺鐵漬斑斑,不能準確地計時。爲此,他小心翼翼地把座鐘解體,拆卸機芯、清洗、去鏽、上油、上發條、提升重錘、修補雕花,再重新組裝,讓老座鐘的機芯重新轉動,準確報時。

一旦開始修理,曹慶吉往往忘了時間流逝,通宵修鍾是家常便飯。31年來,近200臺產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士、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古董座鐘在他的手中復活

修了那麼多年古董座鐘,曹慶吉想開一家古董鐘錶博物館:「希望讓年輕人瞭解鐘錶的歷史,在鐘聲裡感受從前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