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北都更破2千億天量

內政部資料顯示,全臺待更新危老建築高達120萬棟。(本報資料照片

都更案最大優勢是位處成熟商圈,生活機能便利。(業者提供)

兩週前,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全臺有感,再度令外界關心危老建築都更進度。據統計,隨政府推出多項獎勵,危老都更案如雨後春筍,特別是更新後價值較高的大臺北地區都更推案量,在2020年爆出天量,一舉突破2000億元大關,來到2041億元,刷新歷史紀錄,更是七年前215億的9.49倍。

依內政部資料顯示,全臺仍有超過120萬棟危老建築有待更新,爲加速推動,行政院會日前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就都更案內樓層危險建築,在取得多數住戶共識,並有完善安置配套前提下,可免除地方政府代爲拆除協調程序,並提高容積獎勵誘因,最高可達原容積1.3倍。

提高容積獎勵上限爲1.3倍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2月24日爲止,大臺北都更案(不含危老)推案量已達2041億元,較去年暴增逾818億元,增幅達66.89%。總銷超過20億的主要大案包括:中山區「最大直」總銷50億、松山區永升鳳翎」總銷37.5億、文山區「元利大公館」25億、士林區「川騰仰士林」40億、北投區「萬企大業」60億、板橋新板艾麗」60億。

士林天母地區數量衝第一

住展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今年臺北市都更推案可以說是遍地開花,12個行政區都有都更案推出,這種狀況是史上首見。都更案數量最多的行政區是士林,尤以天母地區最多,包括在地品牌力極強的璞園家居,以及近期進軍天母的大陸建設、聯上開發等,衆多知名建商齊聚一堂

都更數量2、3名依序中山、文山區;巧合的是,今年水岸都更案特別多,光這兩區就有3個,像文山區「元利臺大公館」、「遠雄晴川」,以及中山區「最大直」等案。今年北市都更案數量最少的則是中正萬華區,各只有1個都更案。

新北市都更案數量最多的行政區是板橋與新店,皆各有3個,其中新店「合環LANDMARK」單一建案就海灌200億元案量,佔新北全市都更案量的一半以上。何世昌分析,與前幾年相比,今年都更案在產品規畫上有放大趨勢, 40幾坪至80幾坪的都更案明顯增加,不像前幾年以小宅爲大宗。

商總憂打房影響建商意願

不過,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認爲,在政府一波波打炒房,央行甚至使出殺手鐗,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下,恐誤傷都更案,令建商沒錢購買周邊土地進一步整合。何世昌則表示,建商積極推都更案,主要是看好未來價值,但若房巿反轉,將衝擊建商進場整合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