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僵局依然未破“老好人”拜登如何修復美國?

(原標題:大選僵局依然未破,“老好人”拜登如何修復美國?)

理論上,拜登是彌合兩黨矛盾最好的人選

但現在看起來,拜登與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戰爭

在他正式就職之前就已經打響

拜登。圖/人民視覺

“老好人”拜登如何修復美國?

本刊記者/曹然 徐方清

發於2020.11.16總第972期《中國新聞週刊

2020年美國大選的選舉日已經過去一週,但大選的僵持局面依然沒有打破,這讓艾米麗·墨菲仍在猶豫是否向當選總統拜登交出聯邦政府的“鑰匙”。2017年,墨菲被現任總統特朗普提名爲聯邦獨立機構總務管理局(GSA)負責人。依照總統過渡法案的規定,該局全權負責總統選舉到新總統就職期間的過渡事宜。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1月10日凌晨,特朗普仍未宣佈敗選。三天前,美國主流媒體宣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內華達州,至少獲得290張選舉人票,超出當選總統所需的270票門檻。11月7日晚些時候,拜登發佈勝選宣言,強調“當選舉結束,是時候把憤怒和激烈話語留在過去,讓我們作爲一個國家團結起來”。

不過,特朗普依然強調自己“贏得了大選,贏了很多!”在競選網站上,他呼籲支持者爲了“在民主黨的欺詐面前捍衛選舉”而爲自己捐款。

與特朗普“繼續戰鬥”的聲明不同,拜登呼籲“是時候修復美國了”。作爲華盛頓第四資深的聯邦參議員、2008年到2016年奧巴馬時期的美國副總統,78歲的拜登所要接手的將是他自1972年首次當選參議員以來最複雜的一場困局

11月7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街頭重現二戰結束“勝利之吻”的場景,慶祝拜登“勝選”。圖/人民視覺

疫情經濟不是“二選一”

在美國生活超過30年的佛羅里達華人許人良並不認爲拜登是接替特朗普的理想人選。他向《中國新聞週刊》坦言,如果不是因爲新冠疫情的蔓延和特朗普在應對疫情上的糟糕表現,“我可能會投特朗普”,儘管四年前他支持的是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希拉里。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從900萬上升至1000萬,僅用了10天時間,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美國一些公共衛生專家發出警告,美國正進入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最嚴重的階段”。另一方面,雖然輝瑞製藥的新冠疫苗三期實驗有效率超過90%是個“積極的消息”,但其年內投產和上市量均有限,等到疫苗能實現全民接種至少是2021年第二季度末。

許人良並不對拜登能很快抑制疫情抱有很大指望,只希望“疫情不會進一步惡化”。11月5日,拜登和當選副總統哈里斯已經開始聽取關於新冠防疫政策和經濟復甦的簡報。四天後,拜登公佈了13人組成的新冠疫情工作組名單。如何能緩解疫情並重振經濟,是拜登在執政後要首先向選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賓州大學醫學教授齊克·伊曼紐爾爲首的拜登團隊國家健康委員會的顧問們曾在今年4月發佈一項聯合聲明,透露了拜登防疫政策的基本邏輯:疫情與經濟不是“二選一”。“在公共衛生和經濟之間談論選擇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不能戰勝病毒,我們將永遠無法恢復全部的經濟實力。”伊曼紐爾等寫道。

目前,特朗普政府和民主黨控制的衆議院在紓困法案上的分歧重點不是資金數額,而是資金流向。共和黨人希望資助航空業等重點行業,拜登則指責這是“獎勵財富而非工作、獎勵企業而非工薪家庭”。

拜登試圖通過一場全民福利運動緩解當前的危機。他計劃向地方政府注資以保證公衛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必要工作人員不被解僱,並大規模招募失業人羣“幫助抗擊疫情”;修訂破產法,給予破產者和中小企業東山再起的機會;擴大失業保險和公共醫療保險,通過《薪資公平法案》立法明確15美元時薪最低工資標準及帶薪休假制度

通過大規模公共建設運動解決失業,有上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的影子。對此,拜登暗示道:“每當美國走投無路時,我們都會共同採取行動,通過公共投資和強有力的社會契約,爲美國人民齊心協力向前邁進奠定基礎。”

而擴大公共醫療保險、更新清潔能源經濟計劃等經濟與公共福利政策,則多承襲自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一位接近拜登政策團隊的人士對《中國新聞週刊》透露,這不僅因爲奧巴馬首個任期一上來就需要集中力量解決金融危機後的復甦問題,也是因爲“奧巴馬第一個任期的政策受黨內力量牽制較多,比較代表民主黨的集體意志,而第二個任期則有很多實現其個人政治抱負的決策”。

11月9日,美國特拉華州威爾明頓,拜登與哈里斯在皇后劇院與疫情應對專家組進行了線上對話。圖/人民視覺

民主黨高層選擇拜登,本身就被看作是一場妥協的結果。這位“華盛頓的老白人”被認爲在少數族裔選民中缺乏吸引力,但在民主黨初選中,能與拜登競爭的激進左翼桑德斯沃倫等人是更無法讓黨內高層普遍接受的人選。在後來的選舉中,特朗普將拜登與桑德斯捆綁,稱“拜登在走社會主義道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認爲,這使得拜登喪失了佛羅里達的拉丁裔選民(多爲逃離古巴的難民後裔)支持,最終在該州敗選。

從拜登在勝選後公佈的自己上臺後的“百日承諾”來看,擴大奧巴馬醫改範圍接近“全民醫保”、設立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工會力量,確實是桑德斯和沃倫激進路線的延續。最直接的是,拜登稱自己“全面採納沃倫參議員的建議修改破產製度”,以更寬鬆的方案讓更多破產者得到用以保全住房和子女撫養的費用,另一方面則嚴控富人和大型企業濫用破產製度爲資本牟利。

多家媒體透露的消息顯示,拜登還將考慮提名沃倫爲財政部長或司法部長,提名桑德斯爲勞工部長。此外,拜登內閣“將更多提名中間派而非自由派”。對民主黨左翼而言,這已經是他們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桑德斯曾在退出2020年黨內初選時坦言,拜登是唯一一個認真對待自己的民主黨高層。

所有經濟振興措施中,真正帶有拜登個人色彩的,除了基於奧巴馬時期大規模升級的清潔能源方案,只有推動社區學院改革。拜登計劃通過公共財政扶持以向全美教育程度較低的民衆提供兩年免費、四年減半的社區大學技能課程,以使他們有能力謀取超過3000萬份不需要高學歷的技能類工作崗位。

拜登將這一方案歸功於自己在社區大學任教的妻子吉爾·拜登:“吉爾將社區學院稱爲‘美國的秘密武器’。它是一種經過驗證的、高質量的平臺,爲辛勤工作的美國人提供獲得教育和技能的機會,是一條通往中產階級的道路。”

但這份淡化個人色彩、團結黨內各種聲音的經濟解決方案,並不被華爾街看好。富裕階層擔憂,拜登已經明確表示取消特朗普時代對企業部分減稅的政策,並將對收入超過100萬美元者徵收的資本利得稅稅率翻倍。不過,拜登沒有明確這項政策的發佈時間。在他擔任奧巴馬副手時,直到第一個任期的最後一年,奧巴馬政府才調整了小布什政府對企業和高收入人羣的稅收減免政策。

不是“合作”,而是“宣戰”

拜登的經濟與公共福利計劃必須通過國會立法的方式得以落實。即使他可以通過總統行政令宣佈政策,其所需經費也要經由兩院批准劃撥。特朗普曾以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的方式繞開國會挪用公共資金,但拜登已經宣佈將在上任第一天終止該緊急狀態。

這樣的兩黨拉鋸背景下,在宣佈勝選之夜向共和黨人喊話“團結”的拜登,在就職第一天能做的不是“合作”,而是“宣戰”。他計劃在就職首日授權司法部長全權調查“任何黨派不正當影響司法部”的指控,並在指控得以證實後對國會公開披露。而就在選舉日前,美國在世歷任司法部長髮布聯合聲明,指控共和黨及特朗普干預聯邦司法部的獨立運作,使之成爲阻撓國會和法院調查特朗普的絆腳石。

拜登還計劃發佈新的道德承諾,通過總統行政令將規範(norm)轉化爲成文法律,並對司法部受黨派政治影響的狀況開展調查。但共和黨人擔憂,這是民主黨人審判特朗普”的第一步。

拜登解釋稱,這是爲了重塑被特朗普破壞的三權分立制度。以往,有關“司法部必須獨立運作”“總統應尊重國會的法院”等傳統僅僅通過沒有強制力的規範約束政客。奧巴馬政府在任內發佈了一系列道德準則,將規範作爲白宮的內部制度加以明確。而特朗普則選擇破壞規範,成爲歷史上第一個以黨派不同爲由拒絕出席衆議院聽證的總統,總統與國會的關係降到冰點。

拜登這樣的做法雖然迎合了黨內的呼聲,但操之過急將不利於彌合撕裂的社會。“顯然有一些人希望這樣做(審判特朗普),但拜登應該把這個問題留給一直在調查特朗普的檢察官,而不是試圖干預。如果他試圖繞過現有法律體系,他將失去基礎選民的支持——不管是審判特朗普還是特赦特朗普。”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顧問佐格比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美國民衆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定。

馬薩諸塞大學法學院教授邁德尼科夫則認爲,特朗普所做的許多事情違反了美國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但並不一定是非法的。他同時建議拜登慎重考慮“改革最高法院”等涉及修訂美國憲法的政策。這部憲法自1992年以來再未修訂過,“現在最重要的是還是恢復民衆對法治的信心。”

拜登沒有在“百日承諾”中就民主黨內呼聲很高的改革最高法院做出明確迴應,但他有另一項宏大的目標:設立聯邦道德委員會。在他看來,這是避免美國出現“下一個特朗普”的關鍵舉措。根據民主黨的設想,聯邦道德委員會是目前聯邦選舉委員會、監察辦公室及特別檢察官辦公室的集合,將擁有廣泛的調查和執行權力,可以自行發起聽證,也可以向司法部移交刑事指控。

拜登稱道德委員會將是一箇中立機構,其領導機關“將由一個五人委員會管理,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批准,來自同一政黨的委員不得超過三人,任期十年,跨越總統任期。”

“理論上,拜登是彌合兩黨矛盾最好的人選。”前述接近拜登政策團隊的人士對《中國新聞週刊》說。美國參議院新當選的共和黨議員中,有30位都曾和拜登在參議院共事。拜登勝選後,小布什總統和羅姆尼等資深共和黨參議員紛紛送上祝福,期待拜登改變12年來美國總統與國會反對黨對立的局面。

從里根政府時期的刑事法律改革到2008年的經濟危機復甦,近50年的國會跨黨派合作法案背後幾乎都有拜登活躍的身影。“在參議院外事委員會和司法委員會任主席時,拜登被認爲是一名‘老好人’,對於合理的需求基本有求必應,和里根、小布什等共和黨政府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在施政計劃中,拜登也給出了一些兩黨合作的切入點,其中“首要任務”是通過並落實《暴力侵害婦女行爲法案》。這項旨在通過限制暴力施害者購買槍支等方式保護女性權益的法案在2019年已獲得衆議院兩黨聯合支持,並取得了所有參議院民主黨人的簽名,但參議院議長、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將法案列入議事日程,一直拖延至今。

這項法案以民主黨支持者佔多數的加利福尼亞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州法爲基礎制定,一旦通過有利於提高民主黨在都會和年輕羣體中的影響力。但對麥康奈爾們來說,這與他們賴以當選的保守價值觀選區格格不入,尤其是當民主黨人毫不迴避地將此列爲控槍政策的一部分。

“控槍”是拜登最引以爲傲的標籤之一。他在競選中公開喊話:“我曾兩次與美國步槍協會交手,我都贏了,我將再次打敗他們。”拜登指的是1993年和1994年,他成功遊說國會兩黨通過兩項限制槍支購買的法案。然而,法案隨後又被步槍協會的遊說推翻。此後,他多次在國會投票反對美國步槍協會(NRA)發起的保護槍支貿易的法案,多歸於失敗。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後,奧巴馬責成拜登制訂一攬子控槍計劃,並落實了20多項行政指令,後來被特朗普政府推翻。

因此,《暴力侵害婦女行爲法案》成爲拜登及其盟友的新嘗試。當控槍與家庭暴力、平權運動結合時,受步槍協會支持的共和黨人終於難以反對。衆議院共和黨人的妥協證明了他們的尷尬處境:對法案同意與否,似乎都會丟失選票

這遠遠超出了麥康奈爾的接受範圍,但面對背後的洶涌民意,他迄今爲止也未對拜登的“首要任務”做出明確表態。而拜登方面已經發出最後通牒:“麥康奈爾參議員應該確保這項立法早在拜登總統宣誓就職之前就獲得通過。如果麥康奈爾拒絕採取行動,拜登將(通過行政令)頒佈法律。”

看起來,拜登與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戰爭在他正式就職之前已經打響。但也有分析認爲,拜登的立法規劃更多是爲了與國會進行博弈,使其關鍵的經濟復甦計劃得以通過。

一步之遙時的困局

在11月3日選舉日之前,聯邦總務管理局(GSA)局長墨菲領導下的過渡機制進展順利,他們爲拜登團隊提供了選舉期間的必要協助,提供了在首都的辦公場所和文件,並已經準備好了拜登勝選的備忘錄,簽署後即可啓動過渡程序。

但現在,拜登在距離真正入主白宮還有一步之遙的時候陷入困局。雖然已經有多位國會共和黨人喊話墨菲“儘快開始過渡程序”,但墨菲任命的聯邦過渡協調員(FAC)瑪麗·吉爾伯特私下對同事透露,局長依然沒有給出具體的交接時間表。這意味着目前拜登的過渡團隊還無法開始與聯邦機構接觸。

總統過渡法案將過渡事項交給墨菲和吉爾伯特這樣的職業官僚全權負責,後者在總務管理局工作超過十年,2015年起即擔任總統過渡事務的分管負責人。與他們同時運作的、負責政府機構過渡的聯邦過渡委員會已經建立,該委員會同樣不能包括被總統提名的政治任命人員,目前委員會的各部門協調人都是服務過兩黨政府的資深公務員。

特朗普試圖通過調整聯邦機構負責人爲過渡委員會的工作制造障礙。他在11月9日解僱了在其背後“怨聲載道”的國防部長埃斯珀。美國媒體獲悉的一份解僱名單還包括中情局局長、聯邦調查局局長等要害部門負責人。

但調整這些部門的負責人很難威脅到部門的過渡協調人。所有部門的協調人都受法律保護,不會因白宮更換部門負責人而離職,這也意味着他們對過渡政府和當選總統負有比對現政府更高的職責。因而,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只是在通過讓關鍵部門失去領導而爲過渡製造混亂局面。“無論特朗普多麼堅決地阻撓順利過渡,大部分過程都完全不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大西洋月刊》指出。

特朗普唯一能做的是“拒不交出白宮的鑰匙”,即拒絕在自己宣佈敗選前成立白宮過渡協調委員會。這個名義上獨立的委員會由白宮辦公廳主任領導,因而實際上處於總統的干預之下。特朗普的辦公廳主任梅多斯已經對媒體表明:“對總統而言,選舉尚未結束。”

但該機構並不阻礙拜登團隊在獲得總務管理局授權後先展開對聯邦各部門的接收。美國軍方最高指揮機關參謀長聯席會議已經明確表態,尊重選舉結果和過渡程序。在今年6月因弗洛依德之死引發的動盪局勢中,參聯會及三軍主要將領也抵制了特朗普調動軍隊應對示威者的企圖。

特朗普還在爲重新計票和選舉訴訟募集資金。他在競選網站上呼籲支持者“幫助我在選舉日後繼續戰鬥”“捍衛選舉”。根據相關州法的規定,重新計票都由候選人及其政黨支付經費,成本往往高達數百萬美元。

特朗普有權在得票率差距小於0.5%的佐治亞和威斯康辛州發起重新計票,但因爲拜登已理論上獲得超過290張選舉人票,特朗普需要在三到四個州翻轉投票結果才能轉敗爲勝,因而他還在賓州、密歇根州等地發起關於計票錯誤的重新計票訴訟,但多已被州法院駁回。

此外,2000年至2015年舉行的4687次州普選中,有27次重新計票,只有3次票差處於三位數以內的最初計票結果得以推翻。特朗普與拜登在威斯康辛、密歇根和亞利桑那的票差遠遠大於這幾次推翻成功的重新計票。截至11月8日,拜登在威斯康辛州領先特朗普2萬票,在密歇根州領先15萬票,在亞利桑那州則領先1.5萬票。

特朗普發動的另一場法律戰則事關郵寄選票制度。來自賓州、明尼蘇達州等地的案件已經彙集到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們需要解答郵寄選票是否可以如23個州所規定的,可以在選舉日後寄到;如果不可以,對於已經按照州選舉規則寄出“遲到選票”的選民,如果宣佈他們的選票無效,是否是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

特朗普期待這些六成以上支持拜登的郵寄選票可以被作廢。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奉行“珀塞爾原則”,沒有在選舉日前就此作出約束所有聯邦法院的最終裁決。他和三名自由派法官在選舉日前一週否認了共和黨要求快速審議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裁決的請求,事實上支持了賓州在選舉日後繼續接收選票。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最高法院事前沒有改變規則,事後更不可能影響選民權利。預計法院會採取最常見的姿態:不明確做出偏向任何黨派的裁決,但會藉機確立關於美國總統選舉的新的法律規則。

特朗普募集資金的時間一直持續到12月14日。這一天是選舉人團投票、新總統正式產生的日子,理論上也是特朗普抵制拜登勝選活動的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