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磨課師課程完課率是國際2倍 《學會學》累積逾25萬人選修

陽明交大教育所副教授陳鏗任所開的《學會學:學習之道》磨課師課程,累積超過25萬人選修。(林志成攝)

教育部推動大學磨課師(MOOCs)計劃,7年來總計62萬多人次註冊,平均完課率超過11%,是國際平均的2倍。我國磨課師課程中,陽明交大教育所副教授陳鏗任所開的《學會學:學習之道》,累積超過25萬人選修,他們都想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推動大學磨課師計劃,截至2021年,已補助70所大學發展600門課程,總計62萬多人註冊,平均完課率超過11%。課程瀏覽人次更從2014年的136萬人次上升到2021年的1329萬人次,7年來成長約10倍。

教育部磨課師計劃課程主要放在育網、中華開放教育平臺及臺灣全民學習平臺等3個平臺,上半年瀏覽人次分別爲24.8萬、30萬、12.6萬。

在育網修課的以21至30歲學生爲主,醫療類課程最受歡迎;中華開放教育平臺則以18至22歲學生爲大宗,醫學、資訊科技與交通類課程最多人修;臺灣全民學習平臺多數是21至30學生,藝術創作類與廚藝課程最火紅。

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劃大學分項辦公室計劃主持人、陽明交大電機系副教授黃育綸表示,世界各國磨課師課程平均完課率不到5%,我國超過11%,算是很高。主要原因是,我國磨課師課程由政府主推,然後大學開課,學習的誘因相對較大。

我國哪一門磨課師課程修課人數最多?答案是陳鏗任在育網所開的《學會學:學習之道》,從2017年到現在,臺灣修習的學生超過25萬人。事實上,這門課不管在國內外都相當熱門。

陳鏗任表示,美國奧克蘭大學教授Barbara Oakley及美國加州Salk生物研究院教授Terrence Sejnowski兩人,從2013年起共同開設英文版的《學會學:學習之道》,到現在累積350萬人選修。他從2017年起負責繁體中文版,到現在也有超過25萬個臺灣民衆選修。

陳鏗任說,這門課是從腦科學與認知心理研究中的重要發現,教導學生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臺灣這麼多人選修,主要是企業要他們的員工來上,以便在這變動的時代,隨時有能力自學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