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經濟 大抓基層 大抓落實丨威海75個實施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項目競逐“新賽道”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項目支撐。記者從威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今年前5個月,全市75個實施類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53.3%,高於時序進度11.6個百分點。

今年,我市共有86個項目入選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其中實施類項目75個,分爲重點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平臺支撐4大類、21個小類,總投資1072億元。綠色化、智能化、智慧化,不少重點項目特色鮮明,擁有自己的“撒手鐗”。

6月17日,在威海智慧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永磁直驅電機項目現場,工人正忙着掃尾,9號、10號車間窗戶安裝完畢後,即可進入驗收階段。短短3個月,這裡已從鋼結構“骨架”變身爲工廠車間。

據悉,該項目生產的永磁直驅電機將淘汰傳統的傳動齒輪,不僅效率高、體積小、扭矩大,電機的形狀和尺寸也更加靈活多樣。同時,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將實現各加工區全流程控制系統的高效互聯和智慧化管理。“投產後,可年產永磁直驅電機6800臺,實現收入2億元。”項目經理孫常偉介紹。

瞄準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在全市範圍內,海王旋流器環保智能裝備製造項目、三陽服飾服裝數智賦能產業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項目正加快推進,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除工業製造領域,今年,我市還將重點項目與傳統農業相結合,以一批現代高效農業項目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來到參狀元參業有限公司GMP車間西洋參精深加工項目一期,內部裝修和外層粉刷正加快推進,設備陸續進場,預計年底前即可投產。

“項目一期主打西洋參初加工,將創造年產值6000萬元;二期發展西洋參精深加工,年產值可達5億元。”項目負責人介紹,未來還將打造研發實驗室,邀請高校專家進駐,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體系。

搶抓項目建設實施黃金期,市發展改革委聚焦項目建設堵點、難點,持續優化項目建設管理服務,健全領導聯繫分包、“項目專管員”幫包服務機制,全力推動項目開足馬力、加速“奔跑”。(記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