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取消與高考重複的學考科目,網友熱議,利弊如何權衡?

高中生有兩場重要考試,一是學業水平考試(學考),通過了學考,就可以拿到高中畢業證;二是高考,其分數的高低,決定了學生上什麼類型的高校。近日,代表張瓊麗作爲一線教師,提出了一個建議,建議取消與高考重複的學業水平6個考試科目。因爲語文等6個科目在學考中難度低,學生不重視,加上學考需要像高考那樣的規格組織,加重了老師的負擔。該建議引發熱議,這個建議到底會不會被有關方面採納?

有網友指出:這不是一個概念,高考是大學的准入資格考試,學業考是取的高中畢業資格的結業考試。一個是准入,一個是準出。(源自九派新聞)

有老師網友說:我們是公辦高中,但我們學校生源較差,1300多名學生,我們學校本科率可能只有1/3,而這1/3幾乎集中在前幾個班,後面十幾個班大部分人走單招,單招的競爭力就是合格考成績和單招學校考試成績,這位網友指出了學考成績的重要性,還有網友列出了江蘇一位高考狀元,因爲沒有參加學考沒有上成985的例子。

不少網友表示贊成,因爲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家長和老師的負擔。

其實,張瓊麗代表的建議,還有配套的方案,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張瓊麗代表提出的配套方案是,將普高學生已選的6門高考科目的合格性評價機制改爲學分制。這一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一是學分制不需要額外的人力和資金支持,操作難度不大;二是這樣做也是高中階段師生和家長的心聲。三是這樣做,不需要修改現有的單招等錄取政策,相當於小修補,幾乎沒有實施難度。

這個建議的價值還在於兩個方面。

一是將直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他們能夠更加專注於高考的準備。同時,這也有助於提高教育的效率,避免了資源的浪費,減輕高中教師的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二是將有助於高中更好地推行素質教育。中國的教育體系過於注重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之所以素質教育推行得很好,就在於取消了初中的入學考試,高中取消重複考試,教育部門可以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鼓勵學生髮展個性和興趣,培養更加全面的人才,這個建議如被採納,更符合教育的價值觀。

以上,是該建議有利的方面,當然,任何一項建議,有利也有弊。用學分制的辦法,取消與高考重複的學考項目,也有弊端。

一是對教育的公平性或有影響。學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所有學生都接受了6科的基礎教育,如果取消這些考試,可能需要其他機制來確保教育質量。

二是取消6科學考,相當於取消了一次真實的高考模擬演練,或對學生的心理有影響,影響到真正高考時的發揮,進而影響到高考成績。

此外,還有我們預測不到的其他弊端。

總之,取消與高考重複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是一個複雜的決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改革的目的應該是減輕學生的不合理負擔,同時保持教育的公平性和高質量,這需要時間考察論證決策。但作爲一線老師,教育人認爲,這項建議還是很有價值和可操作性。

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