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北京卷地理考前複習建議

一、考情介紹

從近年高考情況大體趨勢並結合本年度各城區模擬考試來看,北京卷呈現試題難度逐漸加大,知識點間的綜合性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查加強,選擇題部分難度較大,綜合題部分各模塊知識相互滲透,體現地理學科知識點間的連貫性和學科素養的綜合性。

二、高頻考點

高考文綜地理卷爲抽樣考試,但縱觀近幾年的真題試題結合近年的考試說明及其樣題呈現,我們不難發現,自然地理中的地球運動大氣運動、地球上的水、岩石圈物質循環、自然環境整體性和差異性和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生產活動地域聯繫旅遊地理仍爲高考的重點

北京卷選擇題涉及知識點繁多,主要考查知識點的廣度,題與題之間的材料雖具有統一性,但題與題之間的連帶性卻不強,主要考查學生從廣泛的知識點中提取信息並判斷正誤的能力。

綜合題命題方向多爲給定特定尺度區域範圍,進行區域特徵分析(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進而發現區域自然和社會問題,最後再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體現人地關係的轉變及地理學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注。

1、經緯網區域圖,在選擇題中多爲俯視圖中的方向判定、大致定位等,一般結合地球運動來考查。

2、地球運動,必考的知識點,輕自轉,重公轉,近幾年的命題過程中還結合傳統文化(如24節氣、節令農時、地理詩詞等)相關來命題,重點關注區時計算、太陽日出日落方位、晝夜問題、正午太陽高度等問題。24節氣我們只需掌握節氣順序,然後再根據關鍵時間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進行推算即可。

3、大氣運動,自然地理的核心考點,除了關注大氣受熱、熱力環流、大氣環流過程及影響氣候天氣系統等重難點之外,還需考生通過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來推斷氣候特徵。在特定尺度區域下,重點關注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等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與此同時,北京卷對天氣系統的考查頻次有加大趨勢,重點關注極地俯視圖下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根據某時刻的氣壓分佈圖能夠進行區域的時空定位。

4、地球上的水,對於水循環等基礎原理和應用需要熟練掌握,與此同時,能夠從全球角度關注水的動態平衡。另外,對於河流特徵、湖泊成因和特徵的考查出現頻次高,考生需要重點關注。

5、岩石圈的物質循環,主要考查考生對地理現象和事物的內在聯繫及其形成過程的推理能力。這部分內容繁多且零碎,需要熟練記憶。比如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等內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考生熟練記憶全球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6、自然環境整體性和差異性,這一部分是考試的重點內容,主要以綜合題爲主,着重考查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氣候對水文的影響、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需要重點關注。特別注意的是,自然環境整體性也是很重要的地理思維,對應四大核心素養中的“綜合思維”,可用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另外,地理環境分異規律,尤其是垂直地域分異規律需要重點關注。

7、人口、城市,主要關注城市這一部分,伴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愈發關注城市化發展進程及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通過高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度來看,極有可能在出題設題中,引領這一時代問題。考生需要重點關注城市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的認識和理解、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以及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

8、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這部分涉及農業、工業和交通等相關區位及地域聯繫。需要考生能夠做到運用圖文材料及所學知識,結合區域特徵進行分析。與此同時,關注各生產活動對區域的影響。

9、區域地理,涉及中國區域地理和世界區域地理,重點從區域定位(絕對位置、相對位置)、區域認知(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等角度進行復習和備考,結合歷年高考真題和近年各區模擬試題,需要重點關注過渡區域(如秦-淮一線、長城沿線地區)。

另外,考生需要重點關注對於圖文信息的提取。近幾年來,北京卷對於圖形信息提取類相關題目的考查有明顯上升趨勢,預計今年仍會延續這一特點,同時各位考生亦需要注意對文字信息提取能力考查類相關題目。

三、考前建議

臨近高考,需要我們在考前做好一系列準備,包括學科知識上,包括身體狀態上,都需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給考生的建議如下:

1、學科知識:

框架梳理,此階段需要我們把筆記本“變薄”,側重在於大體知識框架的梳理,增強對學科體系的認知,通過知識間的聯繫,在腦海中完善學科知識體系。

錯題清理,對於在此之前的錯題,需要着重的去整理一下,找尋錯因,分析在考試中錯誤的知識邏輯,通過第一點的框架梳理去打破固有錯誤觀念,建立正確的學科思維。

③真題整理,翻閱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題,通過上述兩步動作去感知高考設題的角度,着重去記憶綜合題的答案,積累學科答題術語,找尋做題感覺。

2、身體狀態

①時間安排:按照既往生活規律、學習強度進行安排即可,切忌過早調整作息時間。按部就班進行知識的複習,制定複習時間軸

飲食安排:考前注意飲食安全,清淡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或飲食無規律。保持穩定的身體狀態,爲高考最後一搏做好身體上的準備。

心態安排:調整積極心態,不需要去考慮任何學習以外的東西,相信自己能把最好的狀態發揮出來。在高考這條路上,我們努力過,奮鬥過,拼搏過,不論最後結果什麼樣,都對得起自己這麼多年的拼搏。

最後,預祝各位考生高考順利,金榜題名!(高中文綜教研組 李甲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