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申請達28億元 資金匯回熱度再起 規模上月3倍

資金專法施行概況

財政部15日公佈境外資金專法統計,資金專法邁入第16個月,單月申請案件數爲18件,申請匯回金額爲28億元、較今年10、11月的3億元、9億元水準明顯回溫。自專法實施以來,實質投資方面經濟部統計,多爲臺商企業迴流擴廠、投資設備技術,投入產業電子資訊業219.3億元最多。

境外資金專法自2019年8月15日上路,累計至12月14日,已有1,071件申請案,申請匯回金額爲2,293億元,其中有1,015案、約2,216億元資金實際匯回臺灣,四成爲個人、六成爲企業,臺商企業爲迴流主要動能

此外,由於臺商首年適用8%稅率、第二年適用10%稅率,若申請實質投資,可再核退半數稅款,稅率可降爲4%、5%。官員指出,在首年回臺資金之中,約四成以上都是最後兩個月回臺,也就是今年6月中到8月中,趕搭末班車;第二年應也會有類似情況,自明年起申請匯回金額應會逐步提升。

自2020年8月15日(資金專法第二年)以來,申請匯回案件數合計新增49案、金額約127億元,境外資金專法第二年平均每月申請金額爲32.8億元,相較資金專法首年平均每月180.5億元的規模約減少八成,主因臺商搶搭首年末班車,導致專法第二年初期較少臺商申請適用。

工業局表示,目前資金專法匯回案件中,有252件申請實質投資、金額達703.5億元,其中10.4億元爲間接投資、693.1億元爲直接投資。以單月來看,間接投資類別並無增加、但直接投資類別月增約10億元(1.5%),幾乎爲持平態勢。官員認爲,目前大概有1/3匯回資金轉做實質投資,大致上符合原先預期

經濟部則統計,實質投資多爲臺商企業迴流擴廠、投資設備與技術,以電子資訊業佔31.6%、219.3億元最多,金屬機電業151億元居次(21.8%),民生化工業148.8億元居第三(21.5%),其他業別合計約174億元(約25.1%)。在規模方面,1億元以下共有121案居冠、1億~10億元有101案居次,逾10億元案件則有14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