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規定「統一拜拜」 睽違70年尪公重返艋舺

北市老鬆國校長林明助(前)扛着神轎,讓木柵忠順廟的尪公神像在睽違70年後,再度來到了萬華下崁地區。(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提供/陳俊雄臺北傳真)

北市六張犁陳厝後人陳昱全說明曾祖父在1974年獲得大安區神豬賽冠軍錦旗。(陳俊雄攝)

北市六張犁陳厝後人陳昱全展示曾祖父在1974年獲得大安區神豬賽冠軍的照片。(陳俊雄攝)

大正2(1913)年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有尪公在萬華遶境,民間辦桌迎神「花費不廉」的紀錄。(陳俊雄攝)

臺北木柵忠順廟供奉的保儀大夫,在早期農業社會遶境範圍甚至遠及新北市三峽、鶯歌一帶蔚爲大臺北地區重要信仰。29日神像被奉迎到萬華鄉土文化教育中心的「尪公」特展會場時,木柵忠順廟董事長欽賜感動的說,這是70多年來,尪公再度踏入艋舺的歷史性一刻。

保儀大夫一向被福建安溪居民尊奉爲保護神陳姓先人渡海來臺同時,也將神祇請來並供奉在木柵忠順廟。相傳早期每當出現病蟲害,只要尪公出巡往往能獲得平息,陳家尪公成爲全臺北人的尪公,正月十四「尪公」遶境,更是當時大臺北地區足以媲美五月十三迎城隍宗教盛事

爲迎接尪公到來,大安區龍安陂、六張犁下內埔陂心、十二甲、錦町等五股輪流舉辦大豬公賽,頭等獎還可獲冠軍賞旗

萬華地區原本除了加蚋仔一帶,下崁、艋舺、西門町也是尪公遶境範圍,但1950年代官方要求「改善民俗統一拜拜」,龍山地區尪公遶境活動農曆10月22日青山山王祭典結合,僅南萬華加蚋仔一帶至今仍在三月十二日盛大「迎尪公」。

由忠順廟主祀的保儀大夫,29日以神轎請進位於剝皮寮特展室,讓忠順廟董事長陳欽賜激動不已,他說,昨日也是睽違70多年來,尪公重返萬華的紀念日

臺北市鄉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表示,自即日起舉辦的「尪公」特展,除借來由六張犁陳厝傳人陳昱全珍藏的曾祖父1974年賽豬公冠軍賞旗,還有木柵忠順廟百年尪公小轎、臺閩各地尪公平安符、1960、70年代北市大安區尪公祭典老照片,讓民衆體驗到最真實的尪公文化。

張欽鵬指出,展覽期間免費開放民衆參觀,歡迎有興趣家長一同與小朋友至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報名,或洽詢02-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

#保儀大夫,#木柵,#忠順廟,#艋舺,#下崁,#六張犁,#大安區,#陳厝,#尪公,#臺北市,#鄉土文化教育心,#張欽鵬,#加蚋仔,#西門町,#龍山地區,#剝皮寮,#青山山王,#五月十三,#迎城隍,#龍安陂,#六張犁下內埔,#陂心,#十二甲,#錦町,#福建,#安溪,#三峽,#鶯歌,#董事長,#陳欽賜,#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