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負荷管理”成了巨星白嫖的幌子,勇士第一高齡的庫裡拯救着NBA的尊嚴

編者按:今天,庫裡憑藉場均37.3分6.1籃板4.3助攻,單月命中96記三分的數據當選了西部月最佳球員,16天前,他在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崴傷了腳踝,在場邊吃了止痛藥,拒絕下場休息,最後砍下了47分,勇士輸掉了比賽。

作者:ESPN資深記者 Ramona Shelburne

翻譯:kewell

就跟去年疫情伊始時的無數家長一樣,斯蒂芬-庫裡發現自己在嘗試一個奇怪的新角色,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失敗的。

“我基本上成了我大女兒的二年級代課老師。”他說。

在帶領金州勇士連續五年闖進總決賽、並三次奪得總冠軍之後,庫裡很享受與女兒在一起的時光。但萊利對此卻沒多少熱情。

“我被拿來與她再也不能天天見朋友們比較,”庫裡說,“所以我猜我不是個好夥伴。”

然而回憶起那段時間,庫裡還是充滿愛意

“我用了九個月時間給自己充電,”他說。“所以現在我的狀態很好,能上場打球好好享受我所能做到的一切。”

在這樣的一季,對這樣的NBA,常規賽似乎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但庫裡這種態度具有傳染性,也至關重要。隨着球星因傷病或只想負荷管理而長期缺席比賽,再加上不斷進行的新冠檢測和隔離程序,庫裡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勇士也許只是在爭奪一個附加賽名額,但在本賽季NBA收視率最高的10場比賽裡,他們參與了其中五場。他們在當地電視轉播商NBC Sports Bay Area的收視率比上賽季(當時庫裡因傷只打了五場比賽)上升了103%。

他最近的得分爆發堪稱一場狂歡。從3月30日到4月30日,庫裡連續11場比賽砍下30+。4月18日對凱爾特人的比賽在ABC電視臺吸引了驚人的250萬觀衆——即使在導致人們收視習慣改變的疫情出現前,這樣的數字也很客觀。

在被問到作爲NBA門面球星之一的責任時,庫裡說:“我很清楚那責任是什麼,我正努力成爲這樣的球星。”

這就是爲什麼他願意在明尼蘇達打客場的一個休息日接受採訪,儘管勇士前一晚才大敗給獨行俠

這也是爲什麼史蒂夫-科爾會在週四深夜球隊抵達休斯敦時,看到庫裡在酒店外給人簽名。

“大半夜的,我們剛從明尼阿波利斯降落,酒店外有十來號人等着,”科爾回憶道。“他就直接走過去,簽了幾個名。他就是這樣的人。”

幾天前,科爾才談到,疫情期間,在沒有球迷的空曠球館打球,與朋友和家人也幾乎沒有聯繫,同時還要在緊湊的日程中跑遍全國,他感覺NBA裡每個人在這賽季都缺乏感情聯絡。

這會讓人很孤獨。

但如果每天能與庫裡這樣的人一起工作,你會感覺舒心一些。

“就是他的態度,他每天帶給大家的歡樂,無論處境如何,”科爾說。“他熱愛訓練,熱愛工作,熱愛日常安排。這就定下了基調。”

“如果球隊領袖這樣定下基調,更衣室裡都是歡聲笑語,那即使經歷了像這樣的一個賽季,我們還是能感受到樂趣。”

連續五年打總決賽,他們都身心俱疲。心理上、身體上、精神上全都負擔沉重。

“你能感覺到疲憊的情緒,”他說。“但那畢竟是總決賽,我現在只想回到那個舞臺。”

現在看起來,勇士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克萊-湯普森因傷已經有兩年沒上場了。球隊的陣容配置還很年輕,沒有經驗。

“沒那麼容易。沒有什麼神奇的交易能讓我們立刻成爲冠軍熱門了,”科爾說。“過去七年的那支球隊,已經是NBA史上的最強陣容之一。”

那麼,庫裡是如何帶着不變的快樂,在這樣一支只能爲打進季後賽而奮鬥的球隊效力的呢?

“我仍愛籃球,能說出這句話我覺得已經很幸運了,”他說。

本賽季,他休戰時勇士只有1勝7負(換在正常賽季是10勝72負的水平),目前仍在努力守住西部前十的位置。

“是啊,在聯盟待久了,你什麼都能看到。無論挑戰是什麼,你都必須找到一種使命感。”他說。

庫裡總能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找到靈感。從那些擅長自己所做的事、同時還不斷尋求進步的人身上找到動力

* * * *

勇士在2018年奪冠後來到王朝巔峰期,庫裡與導演哥譚-喬普拉合拍了一部紀錄片,名叫《斯蒂芬與比賽》(Steph vs. The Game),他在片中講述了自己對高爾夫球星老虎伍茲的崇拜。

“我從未見過那樣的殺手本能,”庫裡在片中說,“儘管連續贏了那麼多次錦標賽,四年內三次大滿貫,完成了‘Tiger Slam’,但他還是再次改變了自己的揮杆姿勢,因爲他覺得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更有效率。這是永不滿足的動力。”

庫裡說他沒見過伍茲本人,僅跟他有過電話交流。但伍茲仍是他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

“當你認爲他這樣的人贏不了,他似乎總能找到辦法證明你錯了,或者讓你大吃一驚——但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意外,”庫裡說。“兩年前他贏得了大師賽,這本身就是最瘋狂、最驚人的故事了。”

2月23日,伍茲在一場車禍中腿部多處骨折,這讓人們對他能否再打高爾夫產生了懷疑。庫裡說,他對此能夠共情

“他又要越過眼前的一座山了,人們說他不行了,忽視了他可能迴歸並打出統治力的合理機會。”庫裡說。“而我們經歷的事情沒有那麼戲劇化。但絕對可以從他的故事從吸取經驗。當你在巔峰時被擊倒,人們真的會覺得你不行了。對我而言,他們批評我的遺產,或是懷疑我認爲我所擁有的能力。”

而後者——即“我認爲我所擁有的能力”——正是理解庫裡的關鍵

他從不認爲自己是弱者或是體型不夠。他也從未對他自己或勇士取得的成功感到驚訝。

“我清楚我有多努力,”他說。“也知道我身邊都有什麼人。”

庫裡在春季的爆發,讓他對本賽季MVP獎發起了遲來的挑戰。據統計,他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在整個自然月場均得分超過35的同時,三項命中率達到50+40+90的球員。但他承認,與強隊候選人如約基奇、恩比德和保羅競爭,他的希望很渺茫。

“是,我覺得配得上MVP,”他說,“但即便贏不了,能進入候選,進入前五,這已經是對我成就的肯定的,不論境遇,每年都如此。”

“這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因爲我們都知道,奪冠所需的一整個賽季的順風順水是有多麼困難。”

對庫裡和其他還記得幾年前他們是如何奪冠並統治聯盟的勇士球員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在試圖爬回頂峰的過程中找到使命感和快樂。

“如果你關注眼下發生的事,你會失去鬥志的,”他說。“NBA的一種特定作風和期待就是,如果達不到目標,大家都會很沮喪。對於如何重建,我們也是邊走邊學。”

“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底力,能在收官期打出強勢表現。但要回到頂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輸球,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沒有歡樂、毫無熱絡的賽季輸球,會讓任何一位球星疲憊不堪。

庫裡可能在一支只排第十的隊伍浪費掉他最後一個MVP級賽季的念頭也是如此。

“他太離開了,我們得在這段時間將他的能力展示到最大,”科爾說。“作爲球迷,你必須要享受他所做的一切,欣賞他的組織工作,然後盡我們所能圍繞他建設一支最好的隊伍。這不是我們欠他什麼,而是我們有必要這麼做。”

* * * *

當全世界第一次認識萊利的時候,她纔是個兩歲的早熟小姑娘,在季後賽新聞發佈會上搶走了爸爸的所有風頭。她那麼可愛討喜,就像火力全開的勇士。好像那樣的飛馳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就像孩子瞬間會長大一樣,王朝瞬間就會老去。萊利現在都八歲了,寧願要朋友也不願要爸爸陪。這賽季結束後,庫裡也要爲自己在勇士的未來做出重大決定。他可以選擇在休賽期續約,或者在2021-22賽季以後成爲自由球員。

每次提到這個話題,他都會重申自己的態度,即終身爲勇士效力是他的“首要目標”。

“當球隊有奪冠實力,並努力團結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有更強烈的緊迫感,這是肯定的,”他說。“顯然,如果你看了《最後之舞》,就會知道這個聯盟很複雜。沒什麼是可以預測的。但這也是它的樂趣所在。”

“你必須相信,自己足夠優秀,足夠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科爾是1997-98賽季(即被菲爾-傑克遜稱爲“最後之舞”的賽季)公牛的關鍵成員。那支公牛以喬丹和皮蓬爲核心,但經過重組的配角陣容並沒有證明過自己。

以歷史角度看,科爾經常把庫裡和他所效力過的另一支球隊的基石——馬刺傳奇蒂姆-鄧肯——相提並論。

“謙遜和幽默的結合,還有在場上的絕對自信,”科爾在談到庫裡和鄧肯的相似點時表示。“那真是神奇的結合。幽默又謙遜的人有很多,但他們通常都只坐在板凳席末尾。”

“所以,當一位巨星具備了這兩種特質,是非常罕見,且極爲強大的。”

但在這個賽季,科爾還是會想起他曾經作爲喬丹隊友時的感覺。

“他讓我想起MJ,因爲你習慣了那種才華和卓越,好像已經與其他一切融爲了一體,成了慣常。”科爾說。“想想就很瘋狂,因爲我們見證的是鬼斧神差之功,但我們卻開始習慣。這或許就是最純粹的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