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自主尊嚴的棋子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我們需要美國的支持,無庸置疑,但我們需要怎樣形式和內容的支持,纔是對臺灣最有利的,是可以討論和努力的。臺美關係溫度的觀察指標,有一種一般人覺得很重要,但其實它是形式上面的,就是實質影響在哪裡不是很明確,但看起來很熱鬧,能夠拿來大肆宣揚的「官員來訪」。

外交部也不必避諱,每年都有邀訪美國政要國會助理的KPI在那裡。反正就是把人邀來,大家聯絡感情一下,然後順便宣傳臺美關係很好。這種最近很常見,只要來個人,就是「歷年最高層級訪臺美國官員」的宣傳稿出現的時候。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1960年艾森豪還來過臺灣,有誰層級比他高?但有邦交和沒邦交的時代不能拿來相比,所以來個部長真的就很了不起了。

臺美關係有其他的觀察指標,其中兼具形式和實質意義,且最具影響力的是「軍售」。如果美方同意出售我方所要求的軍事武器設備,那肯定是臺美關係升溫的指標。

再一個同時兼具形式和實質意義的是「國際參與」和「美國國內政策是否有利於彰顯臺灣地位」,前者如美國支持臺灣成爲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世界民航組織觀察員等;後者最佳案例就是給予中華民國護照免簽入境優惠。這些都不僅是形式上的口號支持,而是真的有實質助益的。

想也知道軍售、支持國際參與、國內政策有利臺灣等等是很困難的任務無利不起早,美國人可不會沒事冒着得罪大陸的風險來個歡樂大放送。多半是因爲美國全球戰略當中,基於制衡大陸的需要,所以拿臺灣當棋子。這也沒啥好自卑的,國際情勢現實就是如此,我們只需要包裝類似「臺美關係良好,共同攜手捍衛自由民主體制」這種漂亮話,讓面子可以過得去,把臺灣和美國在口頭上放在同一位階就好。

衡諸歷史,就算只算1949年到現在,每一次美國對臺有利政策作爲出現,都伴隨某種程度雙方談判,而我們也都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付代價沒關係,只要合理,只要值得,只要我們拿到我們要的就好。但當民進黨政府不惜自打嘴巴,片面行政命令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付出政治信譽崩壞和傷害養豬產業利益的重大代價,甚至不惜放棄外交對等原則,而讓行政院院長率領外交、經濟兩部部長,親自到飯店去見美國次長司長級的官員之後,我們還是連一句具體的承諾都沒換到。

如果對美外交只靠美國人的善意,那臺灣就徹頭徹尾地成爲一顆棋子。當棋子不丟臉,那是現實,但我們可以選擇當一顆有自主意識且有尊嚴的棋子。還記得我們曾經想買F16戰機很久,美國政府就是不肯賣,一直要等到我們向法國買了幻象2000後,在美國國會軍火商的施壓下,我們就有了F16戰機。如果當時的政府像現在的政府一樣卑躬屈膝,不思主動扭轉局勢空軍會不會還在飛F5E和F104呢?

弱國不是沒有外交,而是要更巧妙地利用國際情勢,等別人施捨是沒用的。(作者爲淡江大學教授兼全球發展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