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滑雪摔傷 滑雪中要注意的那些事

本站旅遊綜合整理髮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德國總理髮言人賽博特6日證實,默克爾日前在瑞士滑雪骨盆受傷,現在需要依靠柺杖行走。據稱,默克爾將休養3個星期,近期的外事訪問以及會見安排已被取消。

路透社報道稱,默克爾聖誕假期在瑞士滑雪勝地聖莫里茨度假,事發時有兩名保鏢陪同,但她還是發生了意外。對於默克爾受傷的細節,發言人 並未予以透露,政府發言人表示:“她在越野滑雪時摔倒,當時速度並不快。”一開始,默克爾以爲這只是一次嚴重的挫傷,後經檢查才發現骨盆左後部分骨折。據醫囑,默克爾未來3周將盡可能地臥牀休養,並在家中工作。賽博特稱,目前默克爾已經將8日出訪波蘭華沙的計劃順延,並取消了9日在柏林與盧森堡新任首相澤維爾·貝特的會晤。不過,她仍將在8日主持內閣會議

不久前,“車王舒馬赫在法國滑雪時遭遇嚴重事故,頭部受重傷,目前仍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滑雪是冬季熱門的運動項目,但也存有一定的風險性。在盡情享受“速度與激情”時,關於滑雪的各項知識和注意事項更要牢記在心

【準備什麼?滑雪裝備介紹】

一、滑雪的裝備

1、滑雪板

2、脫落器

3、附件墊板

4、滑雪鞋

5、滑雪杖

6、滑雪服

7、手套

8、帽子

9、太陽鏡

二、滑雪前的準備

1、服飾準備

滑雪鞋:建議穿上較厚的襪子來試穿滑雪鞋,大小以保證腳踝 不鬆動。小腿能向前彎曲爲宜,鞋釦應稍緊一些,這樣可以增強鞋的承受能力,更易於控制雪板。

滑雪服:最重要的是保暖,面料應是高彈性的,且防水防風,透氣性好,試穿時要保證身體能夠自由的活動,不能太緊

太陽鏡:雪地中太陽的輻射特別強,因此在滑雪時務必戴上太陽鏡或滑雪鏡。

滑雪帽:運動時很多熱量會從頭部散發,因此在滑雪時必須戴帽子護額帶。

護 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務必塗防曬係數較高的防曬霜

手 套:要選擇無褶皺且稍緊一些的爲好,褶皺多的手套會把手摸出泡。

2、熱身準備

室外雪場溫度很低,因此在滑雪前一定要進行短時間的熱身,來活動全身肌肉羣,這樣可以減少受傷的風險。 在整個滑雪過程中,應儘量取得滑雪教練的幫助。

【吃什麼?滑雪前後必備食譜

我們的身體一般只能儲存大約1500~2000卡路里的熱量,而在戶外滑雪每10分鐘就會消耗掉至少100卡路里。這也意味着滑兩三個小時之後,你就會因爲熱量耗盡而透心涼了。所以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是關鍵,那麼滑雪前後到底該吃點什麼呢?

出發前來點高熱量食物,如:主食可以選金槍魚或者奶酪三明治花生醬或者果醬吐司麪包,配合酸奶,外加煎蛋和水果。

旅行包別忘記帶上零食,絕對是補充能量的好辦法,各種堅果,比如大杏仁、開心果、核桃、花生都可以,牛肉乾、巧克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午餐:蔬菜(最好燉煮)配麪食烤雞肉(或烤魚)配麪食和蔬菜沙拉,或者米飯、蔬菜和瘦豬肉;別忘記飯後甜食

補水:冬季寒冷乾燥,身體比平時更需要水分。傳統的薑糖水就能起到發熱作用。喝酒取暖,這可使不得,因爲酒精會讓體表血管擴張,使身體失去體溫和熱能,喝高了滑雪還可能出危險呢!

【怎麼滑?“菜鳥”滑雪入門】

1、滑雪前做好準備活動。滑雪前要先做好準備活動,包括活動關節,還可以原地蹲立、跑步、跳躍等。掌握“摔”的技巧,可以預防骨折。胖人、不經常運動的人更應做好準備活動。

2、滑雪器材一定要保養好,選擇合身的裝備,並且根據自己的情況正確地進行設置。滑雪的裝備比較複雜,有滑雪服、手套、帽子或頭套、滑雪鏡或墨鏡以及防曬霜等。一般的滑雪場,基本裝備都會配備。

3、選擇適合的滑雪場地。坡度不能太陡,6°左右最好,滑雪道要寬,50米左右爲宜,要有乘坐式索道來運送滑雪者(牽引式索道不利於滑雪者休息),雪質要好,要有大型雪道機雪面進行修整和保養。

4、滑雪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循序漸進,有條件的話最好跟教練學習。人多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速度,而且處在滑道上游的滑雪者要主動避讓處在下 遊的滑雪者。不要在滑道中央停留,如果要休息,一定第一時間挪到滑道的兩邊開闊的地方,能讓上游的人注意到並且有足夠的空間躲避。

初學滑雪者應該先在平地練習走,學會了走,再學滑。“走”的基本功包括穿着雪板行走、八字登山行走、側方向走、雪板變方向行走。接下來再學平地滑行和坡道滑行。

【如何應對?滑雪受傷緊急處理辦法】

第1傷害 體溫過低&凍傷

只有當氣溫控制在0℃或者0℃以下時,雪場的天然雪或者人造雪才能保證不融化。氣溫過低,在滑雪場最容易出現的傷害就是體溫過低和凍傷。

人體的正常體溫應保持在36℃~37℃之間,如果體溫降到35℃以下,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身體功能損害。

另外,長時間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比如耳朵、鼻子、臉頰、雙手或者雪靴進雪後的雙腳都極可能發生凍傷。處在運動的興奮點上,這種情況還不嚴重,就怕菜鳥們傻呆着,只管看別人瘋狂,自己無動於衷,衣服不夠暖和,鞋襪也潮溼了,血液循環速度不夠快,那就得小心被凍傷了。

症狀:皮膚冷而且蒼白,脈搏緩慢,有時候不規則,產生視覺障礙,看不清楚或者重影,嗜睡或者短暫的無意識都是體溫過低的表現。

皮膚變白,感覺麻木而且無痛感,都是凍傷的前兆。通常指尖,腳趾頭耳廓、鼻尖、臉頰和下巴這些血管末梢的血液循環最不好,首先會被凍傷。當感覺局部皮下腫脹,按下去感覺有硬塊,泛白之後還發紫,則是深度凍傷。

措施:應對體溫過低的傷員,應立即轉移傷者位置,更換被打溼的衣物,用保暖的羽絨或者太空棉包裹保暖,補充熱的甜飲料。千萬不要強行鼓勵傷者做動作,或者用揉搓的辦法升高體溫,也不能通過喝酒緩解寒冷感。一旦發現無意識,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發生凍傷的情況,也要立即離開低溫場地,更換打溼了的衣物鞋襪,可以用40℃的溫水浸泡凍傷部位,用羽絨、太空棉材料保暖。不能用搓揉的方法促進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而且浸泡的水溫不能過高,特別注意不能馬上烤火。

延伸閱讀》》》德裸體滑雪賽驚豔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