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原子彈從天而降落在操場上

廣西南寧市一間以「紅衛兵」爲主題的餐館,吸引「嚐鮮」的食客。(中新社資料照片)

隨着工宣隊、軍宣隊相繼進入學校,這時的紅衛兵組織已不是文革初期意義上的紅衛兵組織。那時,各學校都有若干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而他們的宗旨是一致的: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反動學術權威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班主任俞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教師,她有個好聽的名字:梅林,教數學課。一雙烏黑髮亮的大眼睛流露着聰穎、浪漫的光芒,高挑的身材挺拔優美。

參觀北京地鐵

每天放學後,俞老師便帶領着學生們排着隊伍從學校出發,步行幾公里到月壇城牆拆城磚。一塊城磚有十多公斤重,用雙手端不動時,就用繩子捆着。力氣大的男生捆兩塊,女孩子們捆一塊。抱一段,拽一段,如同螞蟻搬家一樣把一塊塊城磚運進了學校。不久,校園裡到處堆滿了城磚。

城磚被運到學校後,還要將磚上的舊泥土用小鏟子刮乾淨。同學們雙手起滿了血泡,每天都是弄得灰頭土面的樣子回家。但他們心甘情願,不喊苦、不知累地接着幹。能爲保衛祖國,爲學校的備戰工程出一份力,再辛苦也開心。更何況,大家都迫切的希望早一天加入到紅衛兵組織中,這可正是考驗他們的好機會。

一個週六晚上,京峽和同學們刮磚到很晚,爸爸找到學校讓她回家。京峽說任務沒有完成,不能回家。爸爸擰不過她,只好自己回去。

這天早上,京峽像往常一樣,八點前就到了學校大門口。她看到遠處一個女孩子吃力的抱着一塊城磚往校門口走來,走進一看是班上的同學陳小笛,她向京峽露出笑容,那件洗得發白的藍色上衣穿在她身上顯得格外肥大。

由於剛上初一沒幾天,京峽和小笛還不太熟悉。不過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大家就發現小笛是個漂亮出衆的姑娘。苗條的身材傲立挺拔,兩根烏黑油亮的粗辮子垂在胸前,圓圓的眼睛裡好似含着一汪水,一笑左邊的臉頰上露出淺淺的小酒窩。她的美總讓人忍不住回頭看一眼。聽同學們說,小笛是從「展一小」過來的,小學時她是校宣傳隊的,跳舞很好。

陳小笛,你怎麼早上也搬磚呀?」京峽驚訝的望着笑瞇瞇的小笛。

小笛把城磚放到地上,拍打了幾下身上的土,將肥大的藍上衣脫下,露出棕色的燈芯絨外衣。衣服的左胸前佩戴着一枚毛主席安源像章,它是白色磁質的,配在深色衣服上顯得協調別緻。

「多搬一塊是一塊嘛,咱們學校防空洞所需要的磚還差得遠着呢!」小笛一笑,臉上露出小酒窩。

「你知道嗎?鳳新每天早上六點多鐘都去搬磚!我這不算什麼,只是有的早上去搬一趟。」小笛說。

「真的?我怎麼沒聽鳳新提起過,怪不得她上課時盡犯困呢!」

「王鳳新說,她家住扣鍾廟,離月壇不遠,上學繞點路就是了。」小笛解釋道。

一直幹到十一月中旬,學校的防空洞總算是初見規模。搬城磚暫時告一段落,因爲月壇的城磚都已被搬空。不過,學校防空洞的牆壁大部分都已用城磚加固。

自從防空洞挖得有點模樣了以後,學校便經常舉行防空襲演習。上課時,一聽到那震耳欲聾的警報笛聲,學生們立即站起來一同向防空洞跑去。一路說笑喧鬧,完全沒有害怕的樣子,正相反,大家覺得過癮好玩。

除了防空襲,還要防原子彈。北京是首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自然是「蘇修」空投原子彈的重點城市。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原子彈結構圖,給同學們講解原子彈的防護知識。告訴大家,原子彈主要有四種殺傷破壞方式: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放射性污染。在原子彈爆炸情況下要雙手抱住頭部,在窗戶下的牆根臥倒。同學們比劃着抱頭姿勢,四下張望,像是在尋找藏身的位置。有的還不由自主地向窗外望去,好像在等待原子彈從天而降,落在學校操場上。

同學們時常在議論:這仗什麼時間打呀?怎麼連一點打仗的跡象都沒有?這一代人沒經歷過戰爭,談起戰爭並沒有父輩那樣「談虎色變」的跡象。

防空洞初見規模後,學校爲表彰學生的幹勁,組織大家到近期剛通車北京地鐵參觀。

五十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關係惡化後,政府以防戰爲主要目的開始規劃在北京城修建地鐵。一九六三年周總理指出:「北京修建地鐵,完全是爲了戰備。如果爲了交通,只要買二百輛公共汽車就能解決。」曾經一度被中國尊爲「老大哥」的蘇聯,對地鐵的戰備功用深有體會。一九四一年德軍進攻莫斯科,剛剛建成六年的莫斯科地鐵,不但成了莫斯科市民的避彈掩體,更是蘇軍的戰時指揮部。

北京地鐵於一九六五年七月一日開工建設,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爲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它全長二十三.六公里。

一號線地鐵在設計的時候,預期乘客不是老百姓而是軍人。因此地鐵的運輸能力不是以客流量來衡量,而是表述爲:在戰時可以每天運送多少兵力自西山至北京市區。地鐵設計的路線自然是經過中央機關最多的長安街沿線。

由於是戰備建設,地鐵通車後,還不能馬上成爲普通羣衆的出行工具,只是小範圍接受參觀性質的乘客。想乘坐或參觀地鐵,都需要持單位統一領取的參觀券

進入地鐵通道下到月臺後,鳳新一溜煙兒跑到一根石柱旁,把手貼在上面,即刻又奔到京峽身邊,拽着她的胳膊說:「你去摸摸那柱子,特涼,瞧這光亮勁兒,肯定是大理石的。」

同學們跨進嶄新的車廂裡,左看看,右瞅瞅。大家被那快速移動的車廂驚呆了,興奮的心情展現在每個人臉上。

「我真爲我們的國家感到自豪!」一個男生感嘆道。

「毛主席萬歲!」不知誰帶頭高呼了一聲,同學們都附和着喊道:「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加入「紅衛兵」組織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六日,是毛澤東七十六歲生日。這天一一○中學將要從新入學的學生中發展第二批紅衛兵。

隨着工宣隊、軍宣隊相繼進入學校,這時的紅衛兵組織已不是文革初期意義上的紅衛兵組織。那時,各學校都有若干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而他們的宗旨是一致的: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反動學術權威,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復課以後,紅衛兵成爲全市統一的中學基層組織,名爲「首都中等學校紅代會」,由學校革委會、黨支部領導。加入紅衛兵要經過學校批准,還有了《紅衛兵章程》。只有符合條件,經過考查合格,舉行一個儀式宣誓後纔算正式加入了紅衛兵。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