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緊急闢謠 絕不可能把中國數據交給美國

(原標題滴滴緊急闢謠!絕不可能把中國數據交給美國…)

7月3日午間,滴滴出行副總裁迴應“數據打包給美國”傳聞,稱滴滴數據存放國內,將堅決起訴維權

昨日晚間,國家網信發佈公告稱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受此消息影響,滴滴出行當日股價大跌超5%。

滴滴迴應:數據存放國內,將堅決起訴維權

近日有傳言稱滴滴爲赴美上市把中國道路信息用戶數據泄露給美國。7月3日午間,滴滴出行副總裁在微博發文稱:“看到網上有人惡意造謠說“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數據打包交給美國”。和衆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滴滴國內用戶的數據都存放在國內服務器,絕無可能把數據交給美國。另外,相關惡意造謠者雖然已經主動刪帖,但我們堅決起訴維權。”

隨後,滴滴出行官方博號轉發來該條微博,並表示希望大家不傳謠不信謠。

不過,對於這份迴應,仍有網友不買賬,有網友稱迴應並未提及道路數據。對此,滴滴出行副總裁再次迴應稱,“也包括道路數據,請不要惡意揣測。”

網信辦對“滴滴出行”啓動網絡安全審查

7月2日晚間,國家網信辦官網發佈公告稱,爲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爲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範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註冊

此次滴滴接受審查的背景是去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爲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維護國家安全,2020年4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2部門聯合制定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發佈。

據網信辦此前消息,對於審查的對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採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辦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具體而言,所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指的是,電信廣播電視能源金融公路水路運輸、鐵路、民航、郵政水利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和領域,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網絡和信息系統

股價大跌超5%

受到網絡安全審查消息影響,昨夜滴滴股價大跌,盤中一度跌超10%,隨後跌幅有所收窄,最終收盤跌跌5.34%,報15.53美元/股,總市值7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48億),相較上一交易日市值蒸發超200億人民幣。

美東時間週三,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 “DIDI”,發行定價爲14美元,位於發行區間上限。上市沒有舉行敲鐘儀式,但交易卻非常活躍。上市首日(6月30日),滴滴一度大漲超28%,不過,收盤時滴滴漲幅收窄至1%,報收14.14美元/股,市值爲677.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77億元)。次日(7月1日)滴滴大漲近16%至16.40美元/股,市值增至7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6億)。

據其招股書,滴滴出行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別爲1353億元、1548億元和1417億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個月的收入,滴滴的營收已達到421.63億元(64億美元)。

利潤表現方面,滴滴已扭虧,此前連續虧損三年。招股書顯示,滴滴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淨虧損分別爲150億元、人民幣97億元和人民幣106億元。2021年一季度,滴滴的盈利已達到54.83億元。

用戶數據方面,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裡,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爲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

交易量方面,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裡,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爲4100萬單,全平臺交易額爲3410億元。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時間內,平臺司機總收入約6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