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殘酷物語”: 誰是行業第一股?
早在今年春節期間,生鮮電商迎來一波利好,隨後多個平臺傳出計劃IPO消息。
“氛圍非常緊張,公司對於生鮮第一股的概念,還是非常看重的。”有接近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6月9日凌晨,兩家公司同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公開招股書,這一行業的真實狀態終於浮出水面。兩家公司估值均在40億美元左右,叮咚買菜融資約1億美元,而每日優鮮並未透露具體的融資規模。
綜合公開信息來看,兩家公司都處於虧損之中。疫情暴發催生了大量需求,兩家公司在2020年的虧損合計達到48.26億元人民幣,行業競爭的殘酷可見一斑。
“很多時候,用戶、投資人、股民對於新行業的認知並沒有形成,誰先上市誰就有話語權,誰就可以定義市場。後來者要改變認知還是挺難的一件事。特別是在商業結構這方面,很多企業只是模式上的創新,早期也分不清誰強誰弱。”前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張君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認爲,事實上最後市場價值迴歸的時候,還是要看業務本身,早期只是利用時間差和時機來競爭,也就是先發者的優勢。在行業不明朗的時候,先上市者會有一定的窗口期。
而隨着興盛優選、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社區團購巨頭入局,重金低價補貼的重兵壓境,傳統生鮮電商面臨的壓力不會比現在更小。
成本高企
2020年疫情導致的新常態化局面,生鮮電商成了被資本追捧的寵兒,但在這條漫長的賽道上,所謂“剩者爲王”,剩到最後才能笑到最後。IPO成了生鮮電商們追逐的目標,不斷融資乃至上市代表了資本市場對生鮮電商的認同。但是,上市融資也不僅僅是追求規模化擴張。
經歷了多輪燒錢大戰後,身在火線中的生鮮電商們,急需注入新的資本以維持現狀或是延伸業務。同時遞交招股書,已經充分說明生鮮電商之間的競爭,幾乎是貼身肉搏。誰也不想落後於對方,誰都想搶先上市。但是,雙方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
招股書顯示,2019年每日優鮮淨營收爲60.014億元,2020年爲61.304億元,漲幅爲2.1%。而2019年叮咚買菜淨營收爲38.801億元,卻在2020年大漲192.15%,增至113.358億元,大幅超過每日優鮮。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的淨營收爲38.021億元,幾乎是每日優鮮的2.5倍。
2019年每日優鮮淨虧損爲29.094億元,2020年下降43.31%至16.492億元。而叮咚買菜的淨虧損從2019年18.734億元上漲至2020年的31.769億元,漲幅高達69.58%。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淨虧損13.847億元,是每日優鮮淨虧損6.103億元的兩倍之多。
在行業人士看來,隨着AI、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以及智能化供應鏈和物流的提升,生鮮電商未來履約成本有望將進一步降低。
股權方面,兩家公司的話語權均掌握在創始人及團隊手中。每日優鮮採用雙股結構,董事和高管合計持股20.2%,享有75.6%的投票權。其中,徐正持股15.3%及74.1%的投票權。老虎環球爲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數12.4%,享有公司3.8%的投票權。國信金控爲第三大股東,持股8.7%,以及投票權的2.7%。騰訊爲其第四大股東,持股8.1%以及享有2.5%的投票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叮咚買菜的投資人中,同樣出現了老虎環球的身影。創始人樑昌霖及公司管理團隊持股30.3%,老虎環球基金持股5.7%,General Atlantic持股爲5.6%,軟銀願景基金持股爲5.6%,CMC資本持股5.3%,今日資本、DST Global分別持股5.1%。
資本看好的賽道,還遠沒有分出勝負。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認爲,本質上在於生鮮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加上生鮮的時效性、後端供應鏈的匹配、區域性等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這個行業雖然整體上現在競爭激烈,但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種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兵臨城下
據招股書數據,兩家平臺都在大量投入前置倉的建設中。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在中國16個城市建立了631個前置倉,累計交易用戶超3100萬。
不過,其資金狀況不容樂觀。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其賬上現金爲19.6億元,短期借款5.68億元,應付賬款10.8億元。在此現狀下,上市可能是融資的一條捷徑。
此前,該公司還瞄準了傳統菜場這一藍海,在計劃獲取菜市場經營權後,分步改造傳統菜場,幫助菜場商戶依託線上交易平臺,將線下顧客轉化成線上私域流量,進一步擴大電商營收。
這一方式能否奏效還不得而知。叮咚買菜的做法則是提高復購率。“我們是同業幾家裡面唯一沒有‘抱大腿’的企業,沒有大流量進來,完全靠自己去一點點打拼出來的。我們覺得流量不重要,存量才重要,存量是什麼?就是復購率。所以,我們覺得規模不取決於流量而是存量。”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樑昌霖在近期的中歐創業營九期第四模塊上分享稱,爲了保持繼續增長,會暫時放棄盈利的機會。未來,將會從農業供給側提升生鮮供應鏈能力,並提高覆蓋小區的密度。
目前,叮咚買菜的客單價已經從2019年的41元,增加至2020年的57元。其業務已經擴展到全國29個城市,建立了超過950個前置倉。其中,有5個城市已實現並保持了每月超過1億元GMV的紀錄。
不過,在生鮮電商市場上,社區團購的實力不可小覷。美團與拼多多在這條賽道已開始領跑。機構預測,兩者的日單量均在2000萬單/天左右,牢牢佔據社區團購領域的第一梯隊。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社區電商業務美團優選進一步擴大地域覆蓋範圍,擴展至逾2600個市縣,基本完成全國覆蓋的目標。美團買菜的季度交易用戶同比增加逾400%,交易頻次有所改善。即便規模在擴大,生鮮電商玩家依然逃不過虧損的泥淖。美團優選在內的新業務收入99億元,淨虧損高達80億元。
在此背景下,也可以說生鮮電商行業目前還不存在一家獨大、非此即彼的情況。中投公司統計顯示,中國鮮活食品及日用品零售業規模從2016年的8.4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1.1萬億元,年均增長7.2%,預計到2025年,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進一步達到6.5%至15.2萬億元。
未來,單純的某一個模式,可能難以支撐平臺規模的全面擴大,必須形成系統化的模式規劃。幾乎所有業內人的共識都是,無論哪種模式,生鮮電商都是非常重而苦的生意。從供應鏈、冷鏈倉庫以及末端,加上擴張帶來的成本上升,或是這些電商尋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實習生韓利明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