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雞精怎麼挑?抓準「3個關鍵」 臺灣土雞尚好啊~

▲滴雞精含20種以上的胺基酸,有補充體力的作用。(圖/記者呂曉雯攝)

記者曹悅華整理報導

滴雞精到底好在哪裡?許多人在疲勞時會罐滴雞精,不過對於其療效還是似懂非懂,對此專家表示,滴雞精以慢火恆溫方式去熬,過程中不加任何一滴水,且普遍工時達15小時以上,雞肉裡的蛋白質可較豐富地轉化成胺基酸,方便人體吸收,的確是不錯的保健食品

首先,來探究滴雞精的製作過程,以優化形式萃取出雞的精華,並去除雜質油質,供人體食用,而不同於雞精的是,滴雞精以慢火隔水蒸煮15小時以上,精緻度相對較高,而且普遍口感佳,喝下去非但沒有腥味,還跟雞湯一樣鮮甜,許多家庭主婦會將之入菜,滴雞精養生小米粥便是不錯的選擇。營養價值上,滴雞精含超過20種胺基酸,以及肌肽、甲肌肽等營養成分,可以適時補充體力。

原料來源是滴雞精好壞的關鍵。(圖/達志示意圖

不過市售滴雞精相當多,怎樣才能挑選到好的產品呢?華陀扶元堂董事長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朱浦霖提供挑選「3個重點」,幫助民衆辨別品質好壞。

1.原料來源

挑選滴雞精最重要的即是原料,朱浦霖說最好是臺灣特有土雞種,而且得經「放野」,養足超過一百天才是壯年雞種,胺基酸、甲肌肽含量都會比較多。

2.製成方式

以蒸取代煮,才能確實將雞隻精華逼出來,過程中亦不得添加一滴水,才能確實油脂分離,淬鍊出有效營養價值。

3.檢驗報告

可以請廠商提供來源證明和檢驗證明,檢測是否具肌肽、甲肌肽、灰質和胺基酸等有效成分指標;亦可從雞的成長履歷中得知其飼養場所、有無施打抗生素還有平常吃些甚麼。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