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範式CEO戴文淵:行業客戶對大模型的需求需要“引導”

5月28日,第四範式(6682.HK)發佈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收入人民幣8.3億元,同比增長28.5%;毛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21.1%。

第四範式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爲先知AI平臺、SHIFT智能解決方案、第四範式式說AIGS服務。其中先知AI平臺主要是開發AI模型的底座平臺,一季度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84.8%;SHIFT智能解決方案業務收入2.5億元,受短暫季節性波動影響,同比下降14.6%;式說AIGS致力於通過生成式AI技術賦能軟件開發,提高效率,一季度收入0.77億元,同樣受季節變動影響,同比下降5.1%。

成立於2014年的第四範式深耕金融、能源、交通運輸、運營商等重點行業,截至2024年3月31日,總用戶數124個,標杆用戶數54個,標杆用戶羣體平均營收貢獻0.089億元,同比增長64.0%。

垂直行業是目前通用大模型希冀落地的目標場景。對此,第四範式董事會主席兼CEO戴文淵在採訪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面上主要的大模型與第四範式要做的大模型不同。前者側重大語言模型,後者側重爲客戶構建行業大模型。

戴文淵認爲目前絕大多數的大語言模型最後可以歸爲兩類:一類是客服相關,一類是企業知識管理相關,但多數不能解決行業核心問題,而是側重解決行業邊緣問題。行業核心問題需要根據企業核心競爭力來判斷,再基於垂直場景的原始數據去訓練,就像從頭訓練一個GPT底座一樣。

當然這樣帶來的代價是相對更高的成本,戴文淵稱,從大模型的角度來說,成本是客戶自己的選擇,十個參數可以是一個模型,一千億個參數也可以是一個模型。第四範式要做的是讓客戶擁有訓練基礎的模型,有些行業客戶已擁有最好的垂直數據,那麼這個領域的垂直模型就可以做到最好。

而目前行業中很多所謂的“垂直模型”是通用大模型接入行業數據進行精調,未經歷完整訓練,缺乏基本的市場變化認知,更偏“死記硬背”。

另外針對當下大模型行業的熱鬧局面,戴文淵稱,ChatGPT的火熱爲第四範式帶來興奮與困擾,前者是由於ChatGPT的爆火市場很興奮,困擾的是熱鬧之下,很多客戶忘記自己能幹什麼、要幹什麼,反覆詢問的只有“大模型能爲我做什麼”。這種情況在2016年也發生過,當時客戶問的是“看看AlphaGO可以幫助到我們什麼”,到了2023年被問的最多的是“能不能告訴我ChatGPT能夠幫助我們做什麼”。

在戴文淵看來,“熱鬧”並非價值,如果搞不清楚價值在哪裡,那就是混戰,而價格戰的本質在於同質化。例如,零售企業需要解決的核心痛點是銷量預測,但目前的大語言模型更多爲其提供的是智能客服,這就是大語言模型未擊中行業客戶痛點需求的表現之一。

戴文淵認爲客戶是需要引導的,需要反問他“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作爲一家商業公司,客戶需要創造業績,就需要回歸核心競爭力,再思考如何通過AI技術進行解決。“你用AI爲他做智能客服也可以,但改變不了他在行業中與競爭對手的關係。”戴文淵稱。

本質上,戴文淵認爲第四範式是一家生產大模型的平臺軟件公司,“我們期待整個市場的客戶想清楚他要幹什麼,要獲得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客戶的核心價值是我們做不出來的。”戴文淵表示,現在市場上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企業逐漸迴歸到價值本身,期待今年年末時能夠超過半數。

今日港股收盤,第四範式股價49.45港元,漲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