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再衝IPO:以順風車爲主的業務模式或是一把雙刃劍

文︱翠鳥資本

嘀嗒出行在港股的IPO,正在第三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此前,嘀嗒出行曾在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兩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均已折戟。2023年,嘀嗒出行選擇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

嘀嗒出行前兩次在港交所IPO失敗,和業務結構單一、順風車安全合規問題密切相關。

然而,從嘀嗒出行最新的招股書可以看出,有一些“頑疾”仍舊存在。以順風車爲主的輕資產業務模式,使其快速擴展的同時,仍存在着不少隱患。

公司如何解決合規的隱患,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又該如何應對行業競爭壓力過大的態勢?下一步將在哪裡發力?

與此同時,面臨着滴滴、曹操出行等實力強勁的對手圍剿,嘀嗒出行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少?

模式隱憂

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此前的名字叫做“嘀嗒拼車”,2018年品牌升級爲嘀嗒出行。

嘀嗒出行成立時,主要是提供私人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順風車業務。根據公司的招股書顯示,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由順風車、廣告和智慧出租車三部分組成。

經歷過數年的發展後,目前的嘀嗒出行雖然業務有三塊,但最重要的還是順風車。2019年後,順風車業務收入對總營收的貢獻基本保持在90%左右。2022年前三季度,該比例升至91.1%。

根據公司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按照交易總額及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2021年嘀嗒出行是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擁有約1240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累計爲約574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

具體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分別促成順風車交易1.46億次、1.3億次、0.72億次;同期交易總額分別爲81億元、78億元、46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0年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盈利金額持續下滑,2022年前9個月淨利大幅下滑64.59%。

2020年、2021年嘀嗒出行分別實現營收7.54億元、7.81億元,毛利爲6.24億元、6.31億元,毛利率爲82.7%、80.9%,經調整淨利潤爲3.43億元、2.38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營收4.28億元,毛利3.2億元,毛利率74.6%,經調整淨利潤爲0.65億元。

可以看出,順風車業務在公司佔比極重,但有別於網約車已經相對成熟的法律配套,目前順風車仍未有專門適用的法律法規進行規範和約束。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規範性文件,但存在法律規範和監督不統一的問題,一方面讓行業產生大量合規成本,另一方面也讓非法營運有可乘之機。

據招股書統計,嘀嗒出行順風車平臺累計獲57宗行政罰款,其中36宗後續已撤銷。其餘的21宗行政罰款,金額由5000元至3萬元不等,合計約爲55萬元。

2022年12月30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曹操出行、美團打車、首汽約車、嘀嗒出行等15家主要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中指出,仍有部分平臺公司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隨意調整運營規則、侵害從業人員和乘客合法權益、潛藏安全穩定風險隱患等問題,影響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發展。

對此,嘀嗒出行在招股書中風險提示稱,中國的順風車市場仍相對較新,市場對順風車的接受程度及需求的增長幅度存在不確定性,甚至可能根本不會增長。

資本助推

嘀嗒出行如此着急地進行IPO,也是需要對資本方有個交代。

招股書顯示,宋中傑、李金龍、朱敏、段劍波及李躍軍5位聯合創始人通過5 brothers Limited持有公司33.11%股份,爲公司大股東。

目前,嘀嗒出行已完成5輪融資。從嘀嗒出行投資人名單來看,包括蔚來、IDG、高瓴、京東、攜程等,都是嘀嗒出行的投資方。

招股書內容顯示,Leap Profit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17.69%,而Leap Profit Investment Limited最終由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蔚來資本基金I管理人)控制。Smart Canvas Investment Limited及Star Celestial Holdings Limited兩家投資機構的背後也是蔚來資本,分別持股4.23%和0.12%,由EVE ONE L.P.(蔚來資本基金II)及NIO Capital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全資擁有。

除投資機構之外,嘀嗒出行的背後投資人還有不少知名互聯網企業。易車香港有限公司持股5.05%,其最終由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控制;攜程集團通過Ctrip Investment Holding Ltd持股2.92%;京東集團則通過Sumptuous Canna Limited持股4.23%。

雖然有衆多明星投資方加持,但強敵環伺讓嘀嗒出行仍然面臨巨大壓力。

目前在出行領域,滴滴已形成的一條由網約車、出租車、共享單車、順風車及公交車等組成的完整的業務線,對嘀嗒出行的市場造成不小威脅。

爲了保持市場份額,嘀嗒出行近年來加大對順風車用戶的補貼,2020年嘀嗒出行對乘客的補貼費用達到1.56億元,佔同期銷售費用比重近60%,幾乎是2019年的15倍。

競爭對手的市場優勢之下,讓補貼燒錢成爲搶佔市場的路徑。而如果沒有鉅額補貼的話,嘀嗒出行還能留住多少市場份額,值得商榷。

所以,嘀嗒出行登陸資本市場,一是給投資方一個交代,另外也是向資本市場尋求更多的力量?

然而,嘀嗒出行當前面臨商業模式、市場競爭、安全等方面的風險,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嘀嗒出行IPO屢次失敗的主要原因。目前來看,嘀嗒出行並未解決這些問題。

再一次IPO的嘀嗒出行,不知能否成行。

※此文爲翠鳥資本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