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陸美爭霸 臺廠兩邊不得罪
電動車市場成爲臺灣車用零配件廠的新戰場。圖爲臺北車展。(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成長,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超越2000萬輛,成爲臺灣車用零配件廠的新戰場。不過在美國有特斯拉、大陸有比亞迪的情況下,押寶哪邊都有風險,這讓臺廠「兩邊不得罪」,選擇分散佈局,尤其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美中貿易戰後,許多產能轉往越南就近供應大陸市場,如今再補足北美市場即可。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前四強包括日本豐田(Toyota)、中國比亞迪(BYD)、美國特斯拉(Tesla)、韓國現代(HYUNDAI)集團。其中最讓全球車業驚豔的是,比亞迪在2023年第4季超越特斯拉,成爲純電車銷售冠軍,有望持續到明年。
比亞迪在全球市場順利超車,更傳出積極在臺灣找尋代理商,要顛覆臺灣車壇。這傳言不只被點名的裕隆出面澄清,就連經濟部官員也跟着闢謠。
車廠主管指出,比亞迪超車特斯拉,象徵大陸電動車市場有其技術能量,不管有沒有來臺灣找代理商,又或是能否進軍臺灣,臺廠「都會想看看比亞迪有多少能耐」,如能擠進比亞迪供應鏈,一來訂單穩定、二來技術能量大幅提升,這也是難以說死的主要原因。
至於選前兩岸關係緊繃,對岸可能終止ECFA相關優惠,車廠主管認爲,臺廠雖沒有主動要去對岸設廠,但川普時期大打貿易戰,已促使供應鏈轉移,臺廠轉往越南後,同樣可藉由「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關稅減讓,間接卡位大陸電動車市,ECFA影響已淡化。
北美市場方面,市場上瀰漫川普有機會重返白宮氛圍,牽動臺廠態度。以車用零配件廠商爲例,今年以來積極新設或擴大美國和墨西哥產能,以因應可能加深的關稅壁壘政策,包括傳統燃油車與電動車,擴產範圍包括AM碰撞件、汽車扣件、傳動系統等。
零配件廠坦言,北美市場除有傳統品牌車廠外,車用零配件供應鏈實力也相當雄厚,如加拿大麥格納(Magna)、美國BorgWarner、墨西哥尼瑪克(Nemak),臺廠配合北美車廠和供應鏈客戶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需求,在美國當地設廠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