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桌上到行動」很容易? 林之晨:要先換腦袋

行動商務示意圖。(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隨着網路、行動裝置普及率日漸增加,不少傳統業者開始喊出E化(網路化)、M化(行動化)等口號。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23日直言,若本身並非強勢品牌、掌握單獨定價權實體通路恐怕很難成功跨入電子商務領域;即使是成熟的傳統電商業者,要跨入行動商務也得「換腦袋」,必須捨棄過去「流量經濟」的經營哲學,轉向擁抱「粉絲經濟」。

林之晨今(23)日下午受邀前往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實習講堂」演講,談及未來商業模式時,先打破外界對於「電商等於價格戰」的迷思,坦言電商業者確實擁有價格優勢,卻未必是一件壞事;他舉傳統通路與電商業者兩大龍頭──統一7-ELEVEN及網家PChome24h購物爲例,分析雙方成本結構後發現,前者毛利率達33%,遠高於後者的15%,「乍看之下會感覺電商很遜,不但很沒有效率,也缺乏價格競爭力。」

但事實上,電商業者的成本佔比高達85%,遠高於實體通路的67%,換句話說,只要電商業者規模追上傳統通路,當兩者進貨成本相同時,電商業者的產品售價僅會在傳統通路的8成左右,「意思是,電商業者可以用實體通路8折的價格持續銷售,並且擁有差不多的獲利空間。」代表電商其實是一種更有效率的通路,因爲可省下店員、有24小時營業優勢、沒有房租開銷(沒產生流量時無須付費),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實體通路預測需求、鋪貨,後續再支援調貨,電商可集中管理,有需求才出貨。

▲林之晨分析傳統通路及電商的成本結構。(圖/之初創投提供)

「試問,若你是實體通路要跨入電商領域,可以比照電商同業打8折賣嗎?」林之晨認爲,實體通路有一定包袱,虛實整合的結果就是「價格動不了」,除非本身是非常受歡迎的強勢品牌,擁有自己獨特的定價權,否則往往會被同質性商品快速取代,「如果還認爲電商是在打價格戰,那就太看扁它了,電商真正打的是效率戰,透過營運達到極致,把省下來的成本、費用反映在價格上。」

此外,林之晨也提到,即使是成熟的電商業者,要跨入行動商務領域也有一定難度,主因是從桌上行道,思考邏輯已發生改變,「過去桌上型電商的100張訂單中,有20張是老顧客就很不錯了,但行動商務的顧客迴流卻可以到8成。」他強調,消費者會下載APP、接受推播,是因爲喜歡該品牌,自然也會是忠實顧客,這就是「粉絲經濟」的經營哲學,與過去的「流量經濟」不同。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圖/記者徐文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