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超潮?研究:青少年用了吸大麻機率多3.5倍

高中生公然在教室吸食電子煙。(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近來不少年輕族羣使用電子煙,且視爲時尚潮流,不過,董氏基金會今(16)日示警,「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最新研究指出,使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吸食大麻機率是沒使用者的3.5倍,成爲青少年濫用大麻的原兇之一。民團醫師們皆呼籲,政府應該修法,禁止電子煙等新興煙品進入臺灣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郭斐然表示,最具權威醫學期刊JAMA旗下的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使用證據等級最高的統合分析綜合21個研究的結果,發現年輕人使用電子煙與大麻相關,其中12-17歲的青少年濫用大麻機率最高。

另一方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四月初曾公告35件與電子煙有關癲癇發作病例,短短四個月後,目前案例已暴增至127件,FDA同時警告,吸食電子煙也可能會引發與嘔吐有關的神經系統問題。另外,相關研究也早已證實電子煙容易引起肺部發炎過敏產生哮喘心肌梗塞的機率也會增加2倍。

電子煙危害不僅如此,郭斐然強調,2012年至2017年間,美國6歲以下孩童誤觸或誤食電子煙尼古丁液就醫事件共8,270件,而這些誤食的孩童中不到三歲者竟達84%。此外,美國2015至2017年通報電子煙爆炸的傷害事件就至少2035件。

▲禁止新興煙品,臺灣官民一致。(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電子煙不僅讓青少年開始接觸煙品,更可能成爲吸毒的第一步,臺灣政府應防範未然,修法確實全面禁止電子煙等新興煙品。

林清麗強調,電子煙不但讓原本戒菸吸菸者戒不掉煙,更易成爲多重尼古丁使用者,還危害下一代,讓原本完全不吸菸的青少年開始吸電子煙、紙菸,甚至轉而使用更危險的大麻、甲基安非他命毒品,掉入多重藥物成癮的泥沼

高雄榮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指出,紙菸盛行百年,醫界才找到戒菸的方法,電子煙正式上市不到十年,目前還沒有可以戒除的方法,而且無論電子煙或加熱煙,這些新興煙品在臺灣都是不合法的,不只無法幫助戒菸,更讓民衆及青少年身陷多重尼古丁成癮危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