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報戰交鋒 美暗中相助

臺灣高等法院2018年3月開庭審理周泓旭陸生共諜」案,在押的周泓旭出庭前不斷喊冤,稱這是臺灣檢調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大喊要求公開審理。(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高檢署與國防國安高層中科院召開秘密會議研商如何防範大陸滲透、竊取我國防科技機密,從開會地點與討論宗旨來看,裡面有美方的影子美國最擔心大陸,經由臺灣取得美軍的國防科技機密,一直要求臺灣加強國防科技的防諜作爲。

近10多年來,臺灣逮到的最大共諜案,是前陸軍少將賢哲案,這則情資就是美方提供。羅賢哲把美方爲我建構的指管通情細節,都交給了大陸。在羅案之後,有很長一時間,美國不肯賣先進裝備給臺灣,當然美國不賣有其政治考量,擔心臺灣泄密,是理由之一。

不過諷刺的是,就以國防科技重鎮的中科院言,最大的間諜案是前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而張憲義是被美中情局吸收的間諜,並非大陸間諜。

至於中科院人員當共諜的案例比較嚴重的,是扁政府時代葉裕鎮案。葉曾任職中科院,離職後,知道院內敏感裝備必須透過國際管道採購,但中科院不方便出面,須用化名透過第三者採購,葉裕鎮的公司便是這種公司,葉再吸收中科院1名採購技術員做「下線」,但葉案影響性根本無法與張憲義案相比。

蔡政府反陸,兩岸情勢升溫,合理推斷,諜報戰是最先交鋒戰場。值得反情報單位注意的是,蔡政府任內,大陸對臺情報工作異常低調,很可能是陸方對臺的情報工作做得很順手,當然沒必要張揚,更不想讓臺灣有所警覺,因此,蔡政府隔段時間就公佈共諜案,大陸從未報復,甚至還配合演出,偶爾喂些無關痛癢,或用過可棄的小案給臺灣,讓我反情報單位能交差邀功,就更不願花時間抓大間諜,而這是大陸真正想掩護的。

蔡政府要破的是羅賢哲這樣的共諜案,不要爲了反大陸,拿一些不成熟的共諜案炒作,大陸商人向心案即是一例,這樣反而中了大陸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