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科論壇神經外科醫生凌鋒:從業五十年,仍然思考什麼是病

·“什麼是病?什麼是健康?什麼樣的病人需要干預?我們的干預度到底應該是多少?如何真正地去尊重生命?”

“按道理說,醫生是越老越值錢,經驗也是越老越多。但是我卻感覺越來越不自信,我現在遇到的一些病人,跟我們以前學的、經歷的似乎不太一樣。這到底是爲什麼呢?”10月26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已經從業五十多年的凌鋒在2024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她論壇”上作題爲《我們能走出現代醫學的困惑嗎?》的演講,她在思考:“什麼是病?什麼是健康?什麼樣的病人需要干預?我們的干預度到底應該是多少?如何真正地去尊重生命?”

凌鋒曾帶領志願醫生到農村和鄉鎮義診,約70%的病人會向醫生表達各種不舒服,但是所有的檢查都是正常的。這使他們思考:“這是病嗎?如果不是病,那麼他們的‘不舒服’是什麼?難道所有的指標偏離正常纔是病嗎?在正常值內就不是病嗎?”

她提到一位100多歲的老人。這位老人94歲的時候,能打保齡球、秀肌肉,98歲的時候還可以游泳。但是醫院診斷出他患有至少12種疾病。根據這些診斷,他應該臥病在牀。這又使她思考:“什麼是健康?診斷出來的健康狀態和現實的生活狀態之間爲什麼會出現偏差?有多少病人是被治好的,又有多少病人被治壞了,還有多少病人是不用治,自己好了?很多醫生靠指南來看病,指南是不是適合所有的病人?爲什麼費用越治越高?爲什麼醫生一直在很努力,但是病人仍然不滿意?”

凌鋒覺得,醫學似乎走入了一個困境,“不是技術的困境,而是思想的困境。”

2002年,英國的一樁翻車事件導致一個人嚴重損傷:雙側瞳孔擴散,生命體徵不穩,顱內血腫,肝臟破裂,出血性休克,心跳驟停。經過當地的搶救,雖然心跳恢復,但是當地認爲他醒不了了,不值得治療。無奈之下,凌鋒把他帶回了中國,經過一年的治療,病人恢復了,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沒有“神醫”,她的治療方式其實只有四個字——整體自洽。

“我們一直在想,人體是個複雜的小宇宙,我們能認識這樣的複雜嗎?在因果決定和統計概率之間的認知真空裡,我們靠什麼來安身立命?從簡單到複雜的臨界狀態如何去掌握?”凌鋒說道,在表現各個學科核心理論之間的關係的“科學家譜”裡,“醫學”不在其列,“那麼,醫學是不是科學?醫學是不是就是簡單的物理+化學+生物學?醫學需要自己的理論嗎?”

2004年至2019年,經過與哲學家、理論家、社會活動家的共同討論,凌鋒和她的團隊形成了“系統醫學”的理論。從字面上理解,系統醫學就是用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來解決醫學的問題。它有兩個基本原理:第一,穩態可以用自耦合的系統來進行描述;第二,人體具有自愈力。她舉例,新冠期間,在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時,很多病人是靠着醫生的幫助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而恢復的。再比如她從英國帶回來的那位病人,很多人問她,這個病人是不是她治醒的?她說,病人是在醫生的幫助下自己醒的。“就像這棵苗一樣,醫生只是給他澆水施肥,他自己在成長。”

凌鋒介紹,系統醫學和經典醫學之間的區別在於:經典醫學講究去除病因,而系統醫學講究保持穩態;經典醫學解決直線因果關係,系統醫學解決複雜問題。系統醫學有三條戒律:第一,醫生不能因爲治療導致患者死亡,所以應該避免過度干預;第二,醫生必須要學習和掌握所有相關知識,努力爲病人解決問題,除非跟第一條矛盾;第三,醫生必須盡一切手段來了解作爲特殊個體的患者,形成對個體有效的治療辦法,包括人文關懷,除非跟第一和第二條矛盾。

使用系統醫學的理念,她們指導一個百歲老人轉危爲安,逐漸康復。凌鋒說,這位老人在100歲前很健康,但是在100歲時因爲各種原因服藥,導致氧飽和度下降,醫院提出做氣管切開。而她們權衡利弊,認爲可以不做氣管切開,用各種辦法排痰,維持呼吸的自我調節,配合中醫的按摩、疏通經絡,以及鍛鍊等,以維持他身體的穩態。幾個月後,病人終於起牀,可以自己行走,自己吃飯,而且他的生存期超過她們預期的半年,達到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