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篩檢可揪85%早期乳癌 5年存活率近100%

定期篩檢可揪85%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近100%。(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臺灣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死亡。臺北慈濟醫院張耀仁院長表示,只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都有不錯的效果,若是在乳癌第0期就能提早發現,五年存活率幾乎達100%。

乳癌好發於45-69歲女性,爲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張耀仁表示,乳癌發生的原因國人飲食西化工業化環境影響有着很大的關係,且東方女性較爲保守,對於乳房檢查意識不高、觀念也不正確,年輕病患都擔憂罹癌必須以手術切除乳房,增加了後續治療的疑慮。

大多數人總是到了發現硬塊或是到了乳癌晚期才就醫治療,不但提升治療的困難度,術後的存活率也大打折扣,因而造成乳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總是居高不下。依據國健署分析癌症篩檢期別分佈,發現乳癌經由篩檢發現的病變,有85.7%是處於0-2期的早期癌症,而不是經由篩檢的,僅有56%處於早期。

▲臺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張耀仁。(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張耀仁進一步說明,一般乳癌共分爲四期,治療狀況依期別而不同,乳癌早期(1-2期)的治療,腫瘤較小,通常採先開刀、再化療或荷爾蒙治療的方式;晚期(3-4期)或局部進行性乳癌,因爲腫瘤太大,則採用先化療讓腫瘤縮小,再開刀切除。

此外,現今也有許多如標靶藥物血管標靶、細胞生長週期調控抑制劑以及癌症免疫療法等。國健署目前也補助45-69歲婦女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但全國乳癌篩檢率僅38.5%,主因婦女害羞、怕痛而不元篩檢。張耀仁提醒,過多脂肪的攝取、抽菸、喝酒都是造成乳癌的不利因素;多蔬果、多運動、多曬太陽,定期篩檢更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