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統實業 搶食新興醫療領域市場商機

敬統實業董事長孫連禧愛蜜奇健康科技董事長汪廷凱(左)夫妻檔,攜手推廣「Austin PEMF 脈衝磁墊」。圖/曾麗芳

根據麥肯錫報告預估,未來生物電子市場規模達百億!前瞻性生物電子醫學進展,開啓慢性病治療另一扇門,藉着一些微型可植入設備或非侵入性電子磁療裝置,透過電磁脈衝電流刺激,經由神經迴路反饋來調節器官的功能,進而改善症狀的相關產品,目前已有臺中業者推出搶市。

其中,擁有「奧斯汀」寢飾品牌的敬統實業,看好生物電子學市場發展潛力,近年來積極投入這塊新興醫療領域PEMF裝置研發,轉投資創立「愛蜜奇健康科技公司」。經過數年研究PEMF磁脈衝技術,目前已開發出多款名爲「Austin PEMF 脈衝磁墊」,以坐墊睡墊的等產品推出,並取得臺灣、中國大陸相關2個專利美國FDA醫療器械認證。

愛蜜奇健康科技董事長汪廷凱表示,該系統藉由獨特脈衝磁波形(bipolar pulse雙極脈波)及頻率變化方式來改善慢性疼痛及睡眠問題,而此研發計劃,也已獲得「經濟部109年度臺中SBIR創新研發計劃」肯定,並在今年11月通過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嚴格的IEC60601醫療安規測試認證,爲整個研發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汪廷凱強調,接下來的SBIR研究計劃中,將與國防醫學院細胞實驗室合作,研究細胞在脈衝磁場下再生能力及於各式生化反應,生物電子醫學應用極廣,未來敬統實業也會積極尋求各個學術單位、醫療院所、臨牀研究單位合作,對細胞、神經免疫力調節刺激有興趣團隊,共同研究開此一領域設備。

汪廷凱表示,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健保財務面臨極大的挑戰,老人的健康與照護,成爲未來幾年重要須解決的焦點。以往國人許多慢性病或長期性疼痛多半藉助藥物方式治療,但適當的物理治療及關乎身心靈的整合醫學,卻是未來促進人類健康唯一解決方案

汪廷凱進一步表示,回顧磁療的歷史,其實使用磁場進行治療不是現代的方法,很早的古代醫學就將磁療法納入其醫學療法。例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現,太空人離開地球一段時間之後,不但骨質疏鬆、四肢無力,很多生理機能也會退化,於是進行研究,發現脈衝電磁場對人體的重要性;之後在1980年代還引入了第一個FDA批准的PEMF系統,旨在用作骨刺激劑來治療骨不連骨折

美國FDA在2008年通過了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療法對於急性憂鬱症狀的有效治療;臺灣也在2018年4月通過(rTMS)用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重度憂鬱症個案臺北榮總草屯療養院亦引入此項儀器及技術,作爲憂鬱症中風腦神經的治療。

汪廷凱指出,脈衝式低頻電磁場療法(PEMF),其實就是一種低強度的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方式,兩者使用相同治療原理及技術。其中,PEMF脈衝式低頻電磁場在應用上更爲廣泛及方便、無痛非接觸、無排斥性,容易與其他各式理療方式整合,達到加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