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與野保衝突 「牠們」沒飯吃快斷糧

民間流浪動物收容義工擔憂流浪犬的權益在動保與野保對立下被犧牲。(孫英哲攝)

民間流浪動物收容義工擔憂流浪犬的權益在動保與野保對立下被犧牲。(孫英哲攝)

近來遊蕩犬衝擊野生保育動物生態環境的議題浮上枱面,在動保、野保爭論不休下,彰化、臺中及新竹等地義務收容流浪犬貓的民間團體發現,長期助糧的民衆近日中斷捐糧,詢問原因時被「已讀不回」,他們看着碗底朝天的斷糧窘境只能心痛疾呼,「不會說話的浪浪不該成動保與野保衝突下的犧牲品!」

石虎、穿山甲均是臺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其中石虎的部分,彰化羅姓義工近來在彰化南投交界的貓羅溪流域觀察石虎生態,他發現石虎除遭路殺,也面臨犬殺的問題,呼籲政府應在石虎棲地熱區試辦區域性移除遊蕩犬計劃,以保育瀕危的石虎。

農委會特生中心也在上月初發布訊息指出,推估臺灣石虎僅餘4百多到6百隻,該中心野放並透過項圈裝設發報器追蹤定位的石虎共有21只, 2017年迄今已有7只石虎身亡,其中5只透過戶外攝影機可看到石虎明確是遭犬隻圍攻咬死,另2隻身亡的石虎其傷口也有犬隻咬痕。

特生中心另根據近年穿山甲救傷案例,從其尾部咬痕發現,該中心近3年來,每年約收到50只受傷穿山甲救傷案件,其中逾半是被犬隻咬傷,因穿山甲也是國外關注的保育對象,臺灣穿山甲遭犬殺的狀況也引發國外研究團體重視。

針對遊蕩犬與野生動物間的生存問題,農委會規畫將選定重要野生動物棲地,進行區域性移除試辦專案,打算在區域內逐家戶家訪找到家犬絕育,並宣導寵物登記不放養;遊蕩犬部分則加強誘捕和認養,藉由專業團隊針對野性高的野犬進行人道捕捉、收容且不回置。

「浪浪是無辜的!」農委會關於石虎、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遭犬殺的事件發佈後,加遽了動保與野保間的衝突,收容流浪動物多年的董姓義工指出,實際造成野生動物絕種或死亡、傷害,流浪犬的因素只佔不到5%,主要問題還是在人爲破壞棲地、路殺、環境適應不良等。

但在上述社會氛圍下,最直接受到衝擊的就是民間的流浪動物收容團體,他們原本在募糧上就相當困難,受上述風向影響,更讓原本已不多的助糧民衆卻步,近日彰化二水、臺中及新竹等地的民間收容團體都面臨斷糧,不知道如何張羅浪浪的下一餐。

董姓義工說,影響真的非常大,大家對於保育類野生動物這塊比較重視,對於流浪動物就比較看個人,不是每個人都對浪浪特別有愛,在遊蕩犬攻擊保育動物的新聞出來後,募糧受到極大影響,因近日已面臨斷糧,她私訊捐助人不少人都被已讀不回,這次的斷糧危機真的很嚴重。

「不是把問題全部丟給流浪動物就能解決!」民間收容團體希望農委會應該實際去調查探究問題是出在哪裡,不要去怪不會說話的流浪動物,就宣佈發現保育動物死亡或是受到傷害,甚至是瀕臨絕種,是流浪動物造成的,甚至還搞出聘請獵人「移除」流浪動物的方案,這樣做是不對的。

流浪動物收容團體希望政府既有經費,是不是可以協助讓流浪動物有固定地方可以圈養,每個地方都流浪動物的問題,若能政府出面協助找地,讓流浪動物不到處跑,可固定圈養,民間團體很願意出力出時間來安置、圈養流浪動物,遊蕩犬隻的大部分問題就都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