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和咖啡能一起喝?專家解答 1狀態入口恐中毒

臺灣最常見的植物奶就是豆漿,卻鮮少看到豆漿咖啡的品項在販售,引起網路上不少人討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年來吹起植物奶風潮,除了直接飲用外,更多的是取代牛奶加入咖啡中。然而,臺灣最常見的植物奶就是豆漿,卻鮮少看到豆漿咖啡的品項在販售,掀起不少討論,甚至有人疑問,豆漿加咖啡常會沉澱,是否有營養上的疑慮?對此,營養師表示,豆漿沉澱僅爲pH改變所致,並不會產生食安問題,若要避免此情況,建議可選擇深焙的咖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制豆漿必須經過充分的加熱處理,才能消除所含皁素的毒性,恐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關於豆漿咖啡的議題,營養師林世航在網站專欄撰文表示,其實豆漿加咖啡並不會有營養或食安上的問題,會沉澱只是因爲咖啡中的酚酸類物質,讓豆漿咖啡達到等電點的pH值,使豆漿蛋白質不再「離子化」而產生沈澱問題。

若要避免產生沈澱,林世航建議,可以選擇深焙的咖啡,因其酚酸類物質在烘焙過程中已被破壞,較不影響豆漿蛋白質穩定度。

此外,豆漿能爲身體帶來許多正面影響,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先前於粉專發文提到,每天飲用1杯豆漿,可以補充大豆蛋白、異黃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降低膽固醇、改善血壓和血糖等都有積極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制生豆漿,絕對不是越生越健康,恐引發食物中毒,不可不慎。

黃軒進一步解釋,豆漿含有一種叫做皁素的物質,它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因此,自制豆漿必須經過充分的加熱處理,才能消除皁素的毒性。但要小心所謂「假沸」現象,就是指豆漿在加熱到 80度左右時,會產生大量泡沫,看似沸騰實則尚未煮熟,要加熱到100度並持續沸騰5分鐘以上,才能確保皁素完全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