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教父領軍 拚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

半導體電子化學特殊氣體廠兆捷科技12日舉行興櫃前說明會,董事長高啓全表示,公司將爲臺灣的半導體電子化學特殊氣體供應鏈做出巨大貢獻。圖/顏謙隆

半導體DRAM教父高啓全12日出席半導體電子化學特殊氣體廠兆捷興櫃前法說會。高啓全提到,退休後便致力於打造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爲臺灣做出巨大貢獻。高啓全並坦言今年已邁入70歲,笑稱做DRAM就是在賭博,景氣循環波動大,轉作供應鏈、可長期穩定營運。

高啓全自紫光集團退休後,由晶圓製造轉戰半導體供應鏈,兆捷董事會冠蓋雲集,除了董事長高啓全之外,宏碁集團創辦人公子施宣麟、前聯電執行長孫世偉及前世界先進董事長簡學仁皆在列,半導體老將們齊聚,爲供應鏈在地化貢獻心力。

高啓全提到,在中美脫鉤的競合之下,中國大陸廠商開始去美化。供應鏈業者也表示已經感受到陸廠積極的尋找Second source,以替代原有歐、美、日來源,避免將來受到進一步的禁令鉗制。

以晶圓代工廠PVD(物理氣相沉積)製程所使用的真空幫浦爲例,原本是英、日系品牌的天下,市佔高達8成,但現在包括晉華、中芯國際皆傳出要替換非美系之真空幫浦,然中國大陸仍無法達到晶圓代工廠之要求水準,遂找上耕耘許久,且技術實力雄厚的臺廠支援因應。

又如美國管制EDA出口,限制中國大陸晶片設計廠商往3奈米先進製程演進,試圖拖慢大陸半導體發展,惟此舉也將催生當地EDA工具廠發展,不好用也得用。在這青黃不接的過渡期,也讓臺廠找到了機會,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替代需求,悄悄的發酵,

市場揣測,在2020年離開中國紫光之後,高啓全投注心力於供應鏈在地化,從客戶的腳色,轉變爲半導體供應商,看上的便是穩定之需求及中美博弈的地緣政治紅利。對於投資兆捷,高啓全謙虛地說「這不是我厲害,而是我運氣好!」,因爲碰上2019年地緣政治掀起供應在地化浪潮,搭上此發展趨勢。

2023年半導體面臨庫存調整期間拉長、終端需求疲弱,美中科技戰未停歇、各自建構自主供應鏈的腳步持續,不過法人認爲,第二季應爲半導體行業的景氣谷底,下半年應可逐步獲得改善,然目前復甦的力道之能見度仍有限,產業景氣與競合態勢,讓半導體產業處於詭譎多變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