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小琉球市場販賣瀕危鯊魚 一斤只要50元?

記者遊琁如/臺北報導10月中旬,小琉球民宿業者拍下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一隻長約60公分雙髻鯊躺在秤天平上,攤販蹲在地上叫賣,民宿業者捕捉畫面時聽見攤販喊價:「一斤50元,整條只要175元,很便宜喔!」而這隻一斤只要50元的小鯊魚,卻是國際間列爲瀕危物種的「紅肉丫髻鮫」。

▲一斤只要50元的小型鯊魚,是國際間列爲瀕危物種的「紅肉丫髻鮫」?(圖/A先生提供)

「其實在小琉球,常常可以看見有漁民在販賣這種雙髻鯊。」民宿業者A先生(化名)說,10月中旬至11上旬,至少看過三次雙髻鯊在市場中被叫賣,「價格低得嚇人。」一斤僅50元的雙髻鯊,據漁民說,從皮至肉皆可以食用,花一點小錢就可以享用鯊魚,簡直賺到。然而此景象卻讓A先生憂心,「臺灣人還能這樣濫捕到什麼時候?」常見的雙髻鯊有紅白肉之分;scalloped hammerhead(紅肉) ,係指頭中央有凹陷,而smooth hammerhead(白肉)沒有凹陷。臺灣附近海域偶爾會見到紅肉丫髻鮫,像是在臺灣西岸常會見到小型或鯊魚羣體,東岸則爲南方澳附近釣客所常見。據專門關注海洋生態保育政策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林愛龍判定,這隻在小琉球被漁民廉價販售的雙髻鯊,系屬「紅肉丫髻鮫」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下屬於「瀕危EN」物種,等級僅次於快要滅絕、極度危險的「極危CR」。 ▲「紅肉丫髻鮫」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下屬於「瀕危EN」物種,等級僅次於快要滅絕。(圖/A先生提供)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下屬於「瀕危EN」物種,爲何在臺灣仍可以捕撈?林愛龍解釋,IUCN物種的評定旨在規範國際間的貿易買賣行爲,而各國家漁業作業仍需政府訂定相關法規或行政命令,纔算會對國內生效海洋大學鯊魚專家徐華遜博士表示,丫髻鮫屬高度洄游性魚類,在大西洋所有丫髻鮫皆屬禁捕魚類,在臺灣雖然還算常見,卻仍需要政府制定明確的管理方法,以免國際瀕危物種迅速流失。

徐華遜說:「政府應該制定出『不能抓、完全保護』,或者『某種體型不能抓』,或者某種魚法方式不能使用等規矩。」據瞭解,目前臺灣只對鯨鯊花鯊禁捕,針對雙髻鯊尚未制定保護方式系因太平洋區域國家討論並未產生共識,仍在觀察各海域中魚種是否爲同羣魚類,以及捕抓魚類大小型是否造成影響。然而生命的流失並不會因爲討論延滯而停止,過度的捕撈仍讓臺灣環保團體感到憂心。林愛龍觀察,臺灣海洋生物資源近年不斷下降,維護日漸單薄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是首要關鍵。「在臺灣,因爲鯊魚漁獲種類與重量只有粗略登記,無法瞭解哪種鯊魚數量正快速下滑,所以這常成爲公部門無法進行有效漁業資源管理藉口。」公部門必須積極列出鯊魚禁捕名單,或提出預警,纔是首要方法。

林愛龍表示,首先大型鯊魚如大白鯊巨口鯊這兩種鯊魚類因極少見,應規劃列禁捕時程,而不是隻有通報漁業署就好。此外,漁業署應立即着手改良鯊魚漁獲年報上的統計分類,增加更多鯊魚類別。「漁民對鯊魚品種的認識其實比想像中還多,透過輔導,一定可以知道哪種鯊魚一年捕到多少。」臺灣關於鯊魚保育政策,明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近年來,國外推廣「鯊魚觀光」頗有成效,在日本、東南亞等地皆可以看見遊客與鯊魚共遊的協調畫面。「很多人覺得鯊魚有攻擊性,但多數鯊魚其實對人類並無明顯攻擊性。」雙髻鯊白天在海中羣遊的壯麗畫面,甚至是一些國家的重要觀光資源。反觀臺灣人對海洋的想像,多數仍停留美食享用上而已,林愛龍建議,政府不妨積極將漁業界與海洋學術研究結合,例如透過漁民進行雙髻鯊詳實捕獲量的長年普查,藉此補貼漁民在限漁過渡時期的收入,充實海洋生物的科學資料庫,讓臺灣的「永續海洋」能真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