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靠中國了!全球3季度半導體設備銷售大跌 唯中國暴增4成

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已連續2個季度陷入萎縮,且創下4年來最大降幅,但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卻暴增42%。(圖/路透)

據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SEAJ)近日公佈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第3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1%至256億美元,已連續2個季度陷入萎縮,且創下4年來最大降幅。令業界大感意外的是,半導體設備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卻暴增42%,足證中國是全球半導體設備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量。

《芯智訊》引述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的數據說,就各區域第3季度銷售情況來看,臺灣市場銷售額爲37.7億美元,同比幾乎腰斬(暴跌48%),下滑幅度高居前6大市場之冠;大陸市場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暴增42%至110.6億美元,佔全球整體銷售額比重達43%、首度突破40%大關,已連續2個季度高居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日本市場銷售額則大跌29%至18.2億美元、北美下滑5%至25億美元、韓國大跌19%至38.5億美元,僅歐洲微幅增長2%至17億美元。

日本SEAJ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根據全球80家以上半導體設備商每個月提供的數據彙整而成。《日經新聞》分析稱,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停滯主因是智慧手機等產品銷售不振,拖累全球晶片設備銷售額,在連續2季陷入萎縮後,也在第2季出現4年來最大的萎縮幅度(20%)。

報導指出,與此相反的是,中國大陸廠商採購意願非常強烈,大陸市場季度銷售額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今年3季度全球9大晶片製造設備商於大陸市場的營收合計約1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70%。今年3季度9大晶片設備商在中國大陸市場營收佔整體營收比重達44%、較去年同期23%呈現大幅增長。

例如,荷蘭光刻機大廠艾斯摩(ASML)今年3季度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佔比已經由上一季的24%大幅提高到了46%。今年前3個季度(1~9月)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營收較去年同期暴漲約3倍。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廠美國應材第4財季(截止2023年10月29日)來自中國大陸營收環比大幅提升了17個百分點至44%,該公司預計未來在中國大陸營收佔比仍將維持高位。泛林集團今年3季度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佔比也大幅提升了22個百分點至 48%。

日本的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電子(TEL)公佈3季度財報數據也顯示,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佔比提高到43%。該公司稱,雖然中國先進製程投資延遲,但成熟製程投資則大幅加速。此外,科磊、Screen等半導體設備大廠今年3季度來自中國的營收佔比分別達到了43%和48%。

報導說,今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需求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美、日、荷對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的實施出口管制,迫使中國加強了對於成熟製程產能進行投資。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2023年的全球成熟製程產能當中,中國大陸廠商的佔比將達到29%,預計到2027年這一佔比將達到33%。

另據全球半導體觀察的不完全統計,除了7座已暫停擱置的晶圓廠,目前大陸建有44座晶圓廠,還有在建晶圓廠22座,計劃建設的晶圓廠10座。總體來看,大陸預計至2024年底,將建立32座大型晶圓廠,且全部鎖定成熟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