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董事遭臺新金全拿 公股陣營經營彰銀變「跛腳」

▲彰銀股東會。(圖/記者吳靜君攝)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彰銀今(19)日董事改選,公股銀拿下五席、臺新金拿下四席,雖然公股銀拿過半的席次,守住經營權,不過獨立董事三席全被臺新金所推薦的人選拿下,將掌握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擁有相當的話語權外界解讀爲,公股陣營對彰銀的經營權會變成「跛腳」。

這次彰銀董事改選,共計有選出九席董事,其中六席是一般董事、獨立董事三席;表面上,公股銀拿下一般董事五席;而臺新金陣營只剩下陳淮舟一席一般董事,在一般董事的大戰中,公股陣營大贏臺新金表面相當風光;實際上,三席獨立董事中,公股陣營卻一席未得,經營權大爲「跛腳」,等於輸了「裡子」。

▲臺新金這次拿下彰銀董事四席,只保留一席一般董事,其餘全攻獨立董事,進可攻、退可守。(圖/資料照)

公股陣營被解讀「贏的不漂亮」、「贏了面子,輸了裡子」,主要有三大因素

其一,就是公股陣營的中華郵政持股大舉從去年的1.73%大舉增加到6%、而臺酒也浮現在前十大股東當中,根據外界推測,公股陣營砸大錢買彰銀的股權,可直接掌握的股權大舉增加到36%,加上外資對兩方陣營支持率其實也是五五波,在整體的席次之中,卻只拿下五席;臺新金陣營卻有四席的實力,顯然公股陣營在這次選舉上砸了大錢卻討不到任何便宜。

其次,根據證交法第14條之5規定,獨立董事是審計委員會主要成員,審計委員對公司內部控制考覈、重要資產或衍生性商品交易、簽證會計師委任財務、會計或內部稽覈主管之任免的提案權都可以提案到董事會決議,等於掌握重要議案的話語權。

另一方面,重要議案若未取得審計委員會二分之一以上同意者,得由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纔可以行之,且董事會議紀錄要載明審計委員會的決議;所以如果重大決策若未經審計委員會的同意,董事會通過「門檻」就會更高,因此公股在經營上纔會被解讀爲「跛腳」。

此外,獨立董事有召集臨時股東會的權力,縱使財政部次長清華說,如果真的要提臨時股東會,只要一席就可以提,不需要到三席,但對經營者來說也是危機四伏;市場分析,獨立董事在一般穩定的公司只具有監督責任;但如果該公司是有公司派、市場派爭議的話,獨立董事的「傾向」就會引起許多話題

第三,如果臺新金真的想要逐步退出彰銀,推派的是獨立董事,不會因爲股權減少必須解任席次,也不會被公股陣營多佔席次,保留在彰銀的董事會內還有一定的話語權,對臺新金而言「進可攻、退可守」。

▲財政部這次彰銀董事改選,外界解讀,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圖/資料照)

對此,公股陣營表示,就算審計委員會要通過不利經營的議案,因爲公股陣營在董事會有過半的席次,可以否決審計委員會的提案,對彰銀的經營傷害不大;且彰銀近期也沒有要處分重要資產,所以也不會有相關的矛盾;對於獨立董事的「公正性」,阮清華只能表達,秉持專業立場、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