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夕查獲黑心糯米 「張農產加工廠」混充進口米

農糧署查獲「張農產工廠糯米混充進口米。(圖/東森新聞)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農委會農糧署10日送驗雲林縣「張農產加工廠」糯米,發現產地標示「臺灣」的「尖糯米」(長糯米)及「圓糯米」混充進口米,或全數爲未知品種,都是30公斤裝,供應桃園市嘉禾碾米工廠,至少可處新臺幣200萬元。

有些國家進口米怕農藥使用規範比臺灣標準低,導致殘留,不過對此農糧署副署長陳俊言表示,糯米必須脫殼,應該不會有此情況發生,張農產加工廠長糯米及圓糯米,雖然每臺斤均比市價便宜2元,但進口混充米不該以這種價格販售,而糯米全年就靠端午前夕賺錢,可能是爲了獲取暴利

陳俊言表示,這是去年改修糧食管理法》後,首度查獲混米部分糯米的進口米混充比例高達4成,流向大多爲北部地區業者

陳俊言進一步指出,圓糯米是包糉子用的,長糯米是製作年糕用的,目前有多少量流出市面使用、產出商品爲何,都還得待確認後回報,目前已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回收。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農糧署指出,年營業額爲100萬元以上業者,有單項商品混米情形,可依《糧食管理法》罰200萬元,若不只1個品項,最高可罰1500萬元。▼糯米靠端午前夕賺錢,農糧署推測混充米可能是爲了獲取暴利。(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