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微軟洪小文:機器學習如何改變程序員工作?

(原標題:言論丨機器學習的出現 會讓程序員這個工種發生什麼變化?)

來源:人工智能愛好者俱樂部

編者按:洪小文,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對微軟SAPI(Speech API)和Speech Engine技術的發展作出了衆所公認的卓越貢獻,並多次獲得類別不同的榮譽和獎勵。它還是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和國際公認的語音識別專家,現任《美國計算機協會通訊》(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的編委,並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及大會上發表了百餘篇學術論文。他參與合著的《語音技術處理》(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 一書被全世界多所大學採用爲語音教學課本。另外,他在多項技術領域擁有36項專利發明。

問:洪老師您好,現在有種很熱的論調認爲AI正在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AI的地位可以跟當年的蒸汽機、電、計算機等相提並論,接下來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時代,各行各業會發生巨大變革,您怎麼看?

答:我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我大概不會把所有的功勞都交給AI。像之前提到的,AI其實和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它們其實是有重疊的(特別在今天講的部分中大概有95%)。如果把AI換成大數據,我可能會更同意這個觀點。雖然這三個並不是同義詞,但是重疊部分真的很大。

這一次的工業革命其實也是計算機的一個延伸,因爲當下每一樣東西都數字化了,在微軟我們把它叫數字化革命(Digital Transformation)。一開始是文檔,再然後是語音檔、視頻檔,現在是通過物聯網所有的東西都數字化,把這些都整合在一起、再優化地話,的確各行各業確實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的舒適、方便。

問:AI的未來是Augmented Intelligence,即human+machine的方式。可否舉例描述一下您認爲的human+machine的場景是什麼樣的?

答:首先,所有的程序後面都是人去編程的,本身就是AI+HI,AI裡面沒有人的算法的話是根本行不通的。

另外一方面,機器現在已經如此強大,已經可以幫我們做到很多事情。特別是在重複性的事情上,AI已經變成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把它當成真正的“superman”,通過軟件和硬件的結合,來完成很多我們不能完成的事情。

這就是爲什麼我認爲以後或許人們談到AI不是提到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是Augmented Intelligence。

問:通過小冰做過哪些社會實驗嗎?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結論可以和我們分享?

答:我們的確給小冰做過一些初始性的社會實驗,來探討人的個性。因爲在社會學上,人有各種不同性格。我們另外有和其他的一些數據結合,也發了一些paper,有興趣地可以去了解一下。

問:現在熱炒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是一場鬧劇與泡沫呢?還是切實的產業革命?

說鬧劇和泡沫可能也過了頭,因爲有很多人在認真的做深度學習,也是很理智的心態去對待它,認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的確有一些人是在過分深度學習,但是也不能因爲這些小部分而否定掉所有人的工作。

深度學習和大數據的結合,的確能給人類產生很大的幫助。但是把功勞都給AI或者深度學習,也的確是不妥當的。深度學習的確很有用,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侷限性,還需要往前不斷髮展。

問:微軟有沒有考慮推出一些AI Framework?比如HTN,G.O.A.P等

答:我們有推出的認知服務(Cognitive Service), 以及在深度學習上的CNTK。我們也有在關注其他不同的Framework,將來也會一直關注Framework的發展,Framework可以說是API、SDK更深度發展的代名詞,可以預見在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Framework出現。

問:機器學習的出現,未來會讓程序員這個工種發生什麼變化?

答:對於程序員來說,機器學習還有其他人工智能的發展肯定是利多。

就像我之前講得,機器不但不能自己產生算法,就算你給它一個算法還是需要程序員來program。程序員不單只是把別人的算法program出來,很多時候程序員還需要自己去尋找算法的。所以以後對於程序員的需求只會更大。

題圖來自insidehr.com

本文來源:人工智能愛好者俱樂部,微信號:aifans-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