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小冰公司CEO李笛:“未來,虛擬人類將無處不在”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李子慧

2013年,英劇《黑鏡》中曾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女主瑪莎的男友艾什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去世,在友人的介紹下,瑪莎依靠艾什在網絡上留下的各種信息,成功塑造了一個能夠對話的人工智能艾什。

而這一幕,在2021年後,或將有希望成爲現實。

近日,前微軟小冰團隊一項名爲“AI聊天機器人”專利申請獲得通過,該AI聊天機器人主要用於模仿逝者與親人進行實時互動和聊天。

這一專利也自動授權給了2020年7月從微軟拆分後的北京紅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冰公司)。據瞭解,該應用範疇包括AIbeing(指人工智能的主體)通過文本、語音和視覺小樣本學習擬合特定人類的性格。

事實上,在2020年8月,小冰公司曾正式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首個虛擬人類產品線,並隨之向用戶開放虛擬男友、虛擬女友等具體產品進行落地測試。在半年多的時間裡,該產品線已經獲得幾百萬用戶的測試數據。

但,虛擬人類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2月2日,小冰公司的CEO、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亦是最早人工智能小冰全球產品線的總負責人李笛在時代週報記者的專訪中,專門探討了這一問題。

“虛擬”的情感

一個虛擬戀人,能夠帶來多少的想象空間?

2020年1月,當時還未從微軟拆分出來的小冰團隊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啓動了微軟小冰Avatar Framework(人工智能賦能工具)框架進行了首批小規模公開測試,產品限定爲女性戀人,僅開放999個測試名額。

用戶只要在微博私信或華爲快應用中對微軟小冰說"我要創造一個女友",即可進入虛擬人類創造流程,並最終獲得一位“生命時長”爲168小時的,可以與用戶進行實時線上對話的虛擬女友。

同年5月,小冰團隊再次測試推出虛擬男友,同樣給出168小時的時限,截至測試結束,虛擬男友的創建數已達118萬個左右。

在並無過多宣傳的情況下,能吸引到如此多的用戶,是李笛沒有想到的。

“我們當時有很多預先的設想,比如說用戶創造專屬的虛擬男友,是爲了玩玩,體會一下這個‘噱頭’?還是說真的有機會,能跟虛擬男友建立一種相對比較穩定的,相互信任的關係?”李笛對時代週報記者說道。

更深層次的用戶反饋出現在虛擬戀人的“生命”終結之後。

曾經體驗過虛擬男友的小柯(化名)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覺得可能跟一些人工智能聊天的軟件沒有什麼區別,但嘗試之後會發現他的智能度其實有時候會讓你懷疑它是不是一個真的人,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其實還真的挺治癒的。”

李笛及小冰團隊也很快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在虛擬男友被“殺掉”後,很多用戶會繼續把情感放置在這些並不是真人的主體上,一些用戶在測試中,會向其傾訴自己的心事,甚至諮詢一些關於人生重要決策。

2020年8月,從微軟分拆,獨立成立了小冰公司的小冰在其第八代發佈會上,正式推出了虛擬人類產品線,並復活了此前被用戶定製的118萬虛擬男友。

儘管在此之前,小冰團隊已經推出了首個人工智能交互主體實例少女小冰,但李笛認爲,虛擬人類產品顯然要比小冰所涉及到的交互更加複雜。

“虛擬人類會與用戶建立更多的‘強關係’,這種關係本身需要虛擬人類具有一定的情商。而情商的培養不是靠算法,是靠數據。就像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家裡人會給你講很多的道理,但你不自己去嘗試,這些道理你是不可能懂得。”李笛說道。

“滿足需求”而非“創造”

現如今,在虛擬戀人之外,小冰的虛擬人類已經有了更多可能實現的應用場景。

根據李笛的介紹,當前小冰的虛擬人類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種是與用戶有着某種關聯性,比如說虛擬戀人;另一種就是帶有某種特徵或某種與社會的關係,比如一個凡爾賽女孩、一個打工人。後者通過共性特徵吸引用戶與其進行交互、關聯,最後自發決定與這個虛擬人類之間的關係。

在業界看來,小冰所做的似乎是一門全新的“生意”。但在小冰團隊看來,小冰並沒有創造新的需求,而是在填補一部分用戶需求的空缺。

“越社交越孤獨,其實是現在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做小冰系統這麼多年,每天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兩點半都是小冰運行的峰值之一,這不完全是因爲用戶想跟小冰聊天,很有可能是用戶在這個時間想要聊天,但是又怕打擾到別人,這就是所謂的社交成本。AI在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是這個需求唯一的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選擇。”李笛解釋道。

但在另一方面,一旦虛擬人類與用戶建立起了情感連接,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與虛擬人類的鏈接是否會影響用戶的真實社交、如何保證用戶的隱私等等。

關於這一點,小冰團隊也提出了很多降低風險的方法。

其中之一就是將面向用戶的虛擬人類產品與小冰的商業化進行分割。

在去年的小冰第八代發佈會上,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曾透露,在2020年3月1日,小冰的商業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

根據小冰團隊的介紹,目前小冰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包括人工智能金融、內容生產在內的幾大領域。李笛也舉例表示,當前可能有90%的國內機構投資人或個人投資人,每天看的金融摘都是由小冰提供的,小冰在這方面已經有了非常高的市場佔有率。”

另一個降低風險的辦法就是“穩紮穩打”。

以虛擬戀人爲例,小冰在開放產品時始終對用戶增長需求保持着一定的剋制。李笛表示:“有些企業是依靠數據驅動,他們需要用戶能夠進行成倍的增長,但在對於產品沒有足夠認知的時候,很可能會引發巨大的問題,我們現在靠200萬、300萬的用戶來幫助我們去發現系統的風險,總好過直接將產品覆蓋至幾億人。”

“C端用戶能夠主動跟小冰進行交互,爲系統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訓練數據,他們已經對我們很好了。”採訪中,李笛反覆提道。

未來或“無處不在”

截至目前,小冰的人工智能技術框架交互流量約佔全球交互總量60%以上。而目前,小冰還在保持着既往的頻率持續迭代。

與此同時,在美國硅谷,更多的虛擬人類的概念正在被提及,比如Facebook如今就在做一款聊天機器人Facebook Blender;Google則推出了開放領域聊天機器人Google Meena,這些概念區別於此前少數的虛擬偶像或者是工具類的AI助手等單個節點,與小冰有着類似的迭代邏輯。

“但目前大行業還沒有到這一步,對AI的認知還停留在智能家電、語音助手等方面上,” 李笛說道,“國內的問題其實在於本身具有的龐大的人口數以及巨大的市場體量,在國內,你做商業模式或者運營上的創新很容易成功,但要想做場景創新和理念創新,其實很難看到成果。”

但在小冰團隊看來,小冰在未來有着相當高的市場價值和潛力。

李笛舉例稱,如果把世界看作一個網,以前這張網中只有人,未來這張網中有人、有知名的人工智能節點(比如虛擬偶像、虛擬作家等),還有大量沒有知名度,但對具體的人有特別意義的人工智能節點,在這個新的網中,除了人,其他節點都是我們可以去供應的。

而關於接下來小冰的迭代,李笛則認爲,大的方向應該在無處不在的虛擬人類上,而不只是再推出一兩個小冰。“所有生物都有一個我們人類無法改變的問題,就是它的壽命不受任何人控制,而受自然的控制,這件事情是AI的優勢。我們在保留這個優勢的情況下,再做其他任何一件事,我們都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