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饑荒有功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殊榮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由世界糧食計劃署捧回家。(示意圖/達志影像)

諾貝爾獎委員會指出,此時正值全球更需團結以及多元合作之際,委員會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世界糧食計劃署,表揚其對抗饑荒、以及對在全球中正衝突影響的各地區中,提供更好的和平條件

諾貝爾獎委員會在聲明稿盛讚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解決飢餓問題、促進糧食安全,爲全球最大的人道主義組織。單就2019年來看,全球有1.35億人因戰爭武裝衝突,處於嚴重飢餓的狀態,爲近年來最高的數字。WFP向全球88個國家、近1億人提供糧食援助,使其免於飢餓之害。

聲明指出,2020年新冠病毒葉門等地的動亂,讓瀕臨饑荒邊緣人數大幅成長。面對疫情橫流,WFP展現難以置信的努力與能力。誠如該組織自述,在疫苗正式問世之前,食物是阻止混亂的最佳疫苗。此外,饑荒與武狀衝突往往交相循環,WFP提供的援助除增加糧食安全、預防饑荒,更促進區域穩定與和平前景。目前WFP在南美非洲亞洲都有開拓性援助計劃,將人道主義與區域和平相結合。

諾貝爾委員會不忘呼籲全球將目光聚焦於處於與即將面臨饑荒威脅的數百萬人。WFP在全球多邊合作扮演重要角色,使糧食安全成爲促成和平的工具,同時與聯合國會員國一同打擊利用饑荒作爲戰爭與衝突工具的行爲者。

另外,據《每日郵報》指出,今年和平獎共有318位候選者,包括211位個人以及107個組織,而世界糧食計劃署是從衆多熱門人選脫穎而出,包括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俄羅斯知名反對派納瓦尼(Alexei Navalny)、美國總統川普,以及每年都會入圍的俄羅斯總統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