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 陸簡裝版殲11D掛載霹靂-15

殲-11B戰機掛載霹靂-15中遠程導彈畫面。(央視)

美國可望軍售臺灣F-16V引起廣泛關注,據稱這款戰機的性能可匹敵殲-20。不過鳳凰網軍事評論5日指出,在F-16家族中,F-16V只能算是簡裝升級版。而針對這些戰機,解放軍動用殲-11D與蘇-35不僅會顯得大材小用,也會掣肘因應東北方向威脅。針對這種情況,研發同樣簡裝升級的殲-11B就顯得恰到好處。

最近網上出現殲11B戰機掛載霹靂-15導彈的照片,而從殲-11家族的發展歷程來看,殲-11B可以看做是「簡裝版殲-11D」。分析認爲,這款戰機雖略顯陳舊,但仍在解放軍空軍作戰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而它與霹靂-15導彈的組合,很可能是針對臺灣。

分析指出,儘管在機體結構等技術等方面,殲-11D與殲-11B的繼承性十分有限,但在重型空優戰機的裝備需求層面,殲-11D確實是殲-11B的延續。而殲-11D在加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還有陸制大推力向量發動機後,能在整體戰力上超越蘇-35,成爲解放軍空軍在空優領域剋制周邊國家各式非隱形,或早期隱形戰機的主要機型

然而,殲-11D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同時這種成本相對較高的方案短期內批量裝備難度較大,因此升級殲-11B不僅應該,而且必要。

曝光的照片看來,這架掛載霹靂-15導彈的殲-11B裝備了「太行」發動機,外部沒有明顯升級標誌。而從雷達罩結構來看,或許仍採用裝備平板縫陣天線的自制脈衝多普勒雷達。先前殲-11B的主力中距空空飛彈射程約100公里的霹靂-12。

而霹靂-15是中方爲殲-20量身打造的最強飛彈,射程爲150-200公里,目前算是解放軍性能最強的中遠程空對空導彈。先前霹靂-15除了隨殲-20在2018年珠海航展亮相外,還曾掛載於殲-16戰機。

儘管目前霹靂-15導彈的核心性能資料相對有限,但能確定的是,它目前仍裝備平板縫隙天線,並裝備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分析指出,相較之下,儘管日本的AAM4與俄羅斯R-77M導彈嘗試裝備有源相控陣引頭,但在T/R元件未能小型化的情況下,僅裝備個位數的T/R元件,導彈整體性能反而不及傳統平板縫隙天線。

而以殲-11B現有雷達系統,在面對採用隱形技術的第4代戰機目標時,最大探測距離約100公里,無法發揮霹靂-15飛彈150-200公里的射程優勢。而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參照現役蘇-30MKK/MK2裝備的N001VE雷達。N001VE是俄羅斯黎明公司以原蘇-27戰機裝備的N001E雷達爲基礎,安裝「隼」或「熊貓無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產物。雷達升級後僅增重20公斤,裝備1000個X波段T/R元件,探測距離超過150公里,可同時精確探測12個目標。

目前殲-11B裝備的雷達與N001E雷達結構相似,同樣能透過裝備無緣相控陣雷達天線升級性能,具備搭載並有效使用霹靂-15導彈的能力。但分析指出,問題在於,中方藉由自行研發殲-11D,以及外購蘇-35,獲得高端重型空優戰機的情況下,發展相對於殲-11D的殲-11B簡裝版重型空優戰機是否多餘?

分析認爲,答案是否定的。因爲殲-11D的使命是在殲-20批量服役前,保障中方針對周邊國家非隱型或早期隱型戰機的空優作戰能力,而升級版殲-11B則是針對臺灣。

未來解放軍在因應日韓與日俱增的F-35機隊之際,還必須分神應付數量不少,性能提高的臺灣F-16機隊。分析指出,相對於單價過億的蘇-35與同級殲-11D,升級版殲-11B是善用有限資源,有效剋制臺灣的高效費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