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漲價後,比亞迪旗下品牌降價5萬元,新能源車“價格戰”再成焦點

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雨禾

7月29日晚,比亞迪旗下品牌方程豹官宣的一則調價消息,讓公司又一次成爲了市場焦點。

一方面,是近期以“BBA”(寶馬、奔馳、奧迪)等爲首的豪華汽車品牌相繼退出“價格戰”;另一方面,是打響今年汽車市場價格戰“第一槍”的比亞迪,突然又有了降價的消息……如此對比,自然令市場對於後續的價格戰走向、汽車市場影響等,予以了更多關注。

比亞迪旗下車型降價

具體來看,該品牌官宣其一週年煥新戰略,其車型豹5的價格下調至23.98萬元—30.28萬元,相比2023年11月9日正式上市時,28.98萬元—35.2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整體售價下調了5萬元。

銷量方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方程豹品牌在上市7個月以來的累計銷量接近2.4萬輛,不過,其最近3個月的單月銷量數據均未超過3000輛。

回顧年初,在比亞迪打響降價“第一槍”後,豹5車型一直沒有未加入到今年以來的降價大軍當中。這種情況下,豹5突然宣佈降價,也引來不少市場人士猜測,這是否會是比亞迪準備繼續“價格戰”的新信號。

同日,比亞迪還官宣稱,其旗下車型宋PLUS新能源自上市以來僅三年多的時間,累計銷量已突破100萬輛大關,成爲中國首款達到百萬銷量的新能源SUV。

有觀點指出,近期比亞迪發佈的宋L DM-i及2025款宋PLUS DM-i車型,是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首次搭載到SUV車型上,核心油耗性能和產品力再次升級。據此前資料,第五代DM技術是比亞迪今年重磅推出的一大核心技術,可以讓兩款新車型實現百公里綜合油耗3.9L,滿電續航超過1500km。

然而,在消息曝出的次日,比亞迪A股、港股股價雙雙下跌。截至7月30日收盤,A股比亞迪股價收報243.91元/股,跌幅2.08%;H股比亞迪股份股價收報224.8港元/股,跌幅2.85%。

多家車企退出價格戰

回顧今年上半年,從新能源車企,到傳統車企,各種“價格戰”的消息頻頻成爲外界焦點。

年初,比亞迪推出的大量“冠軍版”車型低價入市,拉開了這場價格戰的序幕。隨後,從蔚來、理想、小鵬、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到東風、吉利、五菱等傳統車企,紛紛以各種形式加入價格戰。

據光大證券研報不完全統計,僅今年前4個月,就有近40個汽車品牌共128個車系宣佈優惠、補貼或降價。從此前部分車企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數據來看,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廣汽集團等車企的淨利潤也出現了一定下滑。

這種情況下,近期也有部分品牌開啓了“反價格戰”模式。進入7月,寶馬率先傳出全系漲價3萬元—5萬元的消息,隨後“BBA”中的另兩家車企奔馳、奧迪也紛紛動手,期間“BBA漲價”“BBA退出價格戰”等話題接連成爲熱搜。

除此之外,大衆、豐田、本田、沃爾沃等多個品牌也有醞釀漲價的消息傳出,稱其相關品牌或調整終端政策,降低終端優惠力度,不再進一步降價。

因此,後續價格戰格局對車市的影響也成爲了一些市場機構的關注焦點。據乘聯會預估,今年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約爲173萬輛,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2.0%。

東方證券分析稱,7月行業整體補貼力度與6月接近,車市熱度相對溫和,銷量呈現正常季節性走勢;7月中旬寶馬宣佈退出價格戰開始“降量保價”,消費者持幣觀望心態開始有所緩解,疊加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刺激,預計自8月起,乘用車的需求將有望邊際改善。

頭部車企有望獲益

在部分觀點看來,隨着近期以舊換新政策的進一步加碼,車市的需求有望得到提振。

東海證券分析稱,近期,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發佈《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與4月的相關政策相比,新增了對柴油貨車、新能源公交車的補貼,並提高了對乘用車的報廢更新補貼標準。由於政策暖風和新車週期的影響,國內車企的競爭力可能會持續增強。具備定價優勢的行業龍頭,以及受益於電動化轉型的傳統自主品牌、具備新車型增量的新勢力車企相關標的值得關注。

整體來看,東方證券認爲,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下,預計頭部新能源車企將有望憑藉在新能源技術和產業鏈上的領先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同時,近期部分整車及零部件公司已披露中報預告,部分公司盈利好於市場預期,建議繼續關注。此外,可持續關注部分整車及華爲產業鏈、T鏈、小米產業鏈、自動駕駛產業鏈、重卡產業鏈、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國企公司。

在市場機會方面,天風證券建議關注國內自主品牌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以及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此外,建議關注蔚來汽車。

申港證券則分析稱,汽車板塊應關注低估值的整車和零部件龍頭企業因業績改善帶來的機會,新能源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標的。因此,建議關注在新能源領域具備先發優勢的自主車企,如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理想汽車等;業績穩定的低估值零部件龍頭,如華域汽車、福耀玻璃等;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優質賽道核心標的,如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瑞可達、科博達、伯特利等;強勢整車企業對核心零部件的拉動效應,如拓普集團、文燦股份、旭升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