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真是個快活福地!| 地球知識局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衆號:地球知識局
NO.2546-貝加爾湖遊記
文字:緋紅之豬
校稿:孫綠 / 編輯:蛾
感謝我們在俄羅斯的各位朋友對本期內容的支持!
前一陣,地球知識局團隊去了俄羅斯團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造訪這個國家,一週的行程雖不長,但感到相當充實,還交到了當地的朋友,見識了這裡的風土人情,尤其是對俄羅斯民族的性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俄羅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圖:壹圖網)▼
這些真實的感受,與中文互聯網上流傳的俄羅斯人的刻板印象有很大的出入。
俄羅斯人顯然不止“戰鬥民族”、“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一面,否則便無法解釋這個民族在藝術、科學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在此拋磚引玉,來談談我眼中的俄羅斯民族性格。
複雜,多面的俄羅斯(圖:壹圖網)▼
“俄羅斯並非用理智可以理解,普通的尺度無法衡量;她具有特殊的性格:唯一適用於俄羅斯的是信仰”——俄羅斯詩人丘特切夫。
研究俄羅斯民族性格的文章中,“二元對立”、“極端化”這兩個詞的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俄羅斯人的性格彷彿鐘擺一般,從一個極端快速切換到另一個,少有我們東方人“中庸”的部分。
俄羅斯人追求不被統治的自由,歷史上曾涌現出無政府主義思潮。上世紀的俄國內戰,就有代表無政府共產主義的馬赫諾黑軍的一方勢力參與;另一方面,他們卻崇拜政治強人——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到普京,俄羅斯人渴望由強人領導國家。
位於聖彼得堡的彼得一世雕像
(圖:shutterstock)▼
19世紀30年代,帝俄教育部長烏瓦羅夫提出東正教、 專制制度和人民性三位一體的官方民族性理論。俄羅斯人民性格隱忍、順從專制統治,到1861年農奴制才被廢除;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又有激烈反抗的一面,歷史上曾多次爆發人民起義。
俄羅斯人崇拜西歐的先進文明,缺乏足夠的民族自豪感,帝俄時代貴族以能講流利的法語爲榮;另一方面又以“第三羅馬”正統自居、渴望擴張領土,幾乎將俄羅斯與“沙文主義”綁在一起。
夕陽下,聖彼得堡鍍上一層金色
(圖:圖蟲創意)▼
剛接觸俄羅斯人,你也許會感覺對方有點冷漠、缺乏幽默感,但隨着交往的深入,他們感情豐富、細膩的一面則會呈現出來。
俄羅斯民族在音樂、文學、舞蹈等藝術領域成就璀璨,很難想象看上去冷漠的俄羅斯人欣賞藝術時會熱淚盈眶。而這所謂的“冷漠”,其實是俄羅斯人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的結果。
渾身都是藝術細胞(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民族性格的二元對立,可地理、歷史、宗教、身份認同等角度分析:
經典的雙頭鷹圖案,象徵俄羅斯一頭望向歐洲、一頭看向亞洲,但不會有人認爲俄羅斯是一個亞洲國家,儘管其亞洲部分領土面積遠大於歐洲。
一東一西,兩頭張望▼
莫斯科大公國、沙皇俄國、蘇聯到俄聯邦,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始終位於歐洲。但站在倫敦、巴黎或羅馬向東看去,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都太過遙遠,更不必說還有莫斯科大公國被金帳汗國統治了兩百多年這檔子事。
留裡克王朝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皈依東正教以來,東正教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塑造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東正教核心理念中的“聚和性”,爲俄羅斯民族帶來了集體主義。“輕視物質享受,注重精神追求”、對上帝絕對服從等理念,多少與信仰了上千年的東正教有關。
宗教情結,深入骨髓(圖:shutterstock)▼
縱觀世界歷史,哥薩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羣,他們並非以民族、血緣劃分,而是靠不被君主統治的自由理念凝聚。哥薩克的成員來自莫斯科大公國、波蘭-立陶宛公國等地,他們當中有的是逃亡的農奴,也有的單純就是“法外狂徒”。
哥薩克人崇尚自由、反抗封建統治、不畏強權,部族處於半遊牧半軍事化的狀態。但就是這麼一個羣體,卻成爲周邊強權的僱傭兵,或成爲開疆拓土的馬前卒。
俄羅斯演員表演傳統的哥薩克舞蹈
(圖:shutterstock)▼
爲了獲得廣闊的領土與珍貴的毛皮、開拓東方商路,哥薩克給西伯利亞原住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也將俄羅斯從地處歐洲邊陲的公國,塑造成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
1661年,一支哥薩克拓荒隊在安加拉河畔建立了一個據點。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這個小據點逐漸發展爲貝加爾湖畔乃至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明珠——伊爾庫茨克。
伊爾庫茨克建築掠影(圖:shutterstock)▼
球局小夥伴們這次主要在伊爾庫茨克市、利斯特維揚卡小鎮,還有貝加爾湖上的奧利洪島活動,本次行程規劃也很推薦想來貝加爾湖的網友們參考。
陽光照射下,湖面閃閃發光
(圖:shutterstock)▼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接待我們的娜塔莎女士熱情、周到的協助,讓球局小夥伴們度過了一個愉快、充實的俄羅斯之旅。
伊爾庫茨克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還是橫貫歐亞的西伯利亞鐵路的重要樞紐。這座城市未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波及,保留了很多歷史悠久的建築。
在沿線城市中,找到伊爾庫茨克(橫屏)▼
來到伊爾庫茨克,十二月黨人博物館是必去打卡的。十二月黨人是一羣曾參與拿破崙戰爭的青年貴族軍官,他們在法國期間深受進步思想薰陶,準備發動起義來推翻沙俄落後而野蠻的政治制度。
起義失敗後,部分十二月黨人被沙皇尼古拉一世流放至此,其中就包括謝爾蓋·沃爾孔斯基公爵,而這座博物館正是公爵一家的故居。博物館還原了過去的裝潢佈置,陳列了大量服飾、生活用品和傢俱,在此可以一睹當年的貴族生活。
十二月黨人博物館▼
最令人感動的是十二月黨人的妻子和情侶們,她們放棄了優渥的生活與貴族小姐地位,到這個苦寒之地陪伴愛人,甚至有些人再也沒能重返故鄉。
沿卡爾·馬克思大街步行約半小時,就到了州政府所在地基洛夫廣場。這裡集中了大量打卡地:無名烈士墓長明火、西伯利亞開拓者紀念碑、伊爾庫茨克凱旋門等等。
從高空俯瞰基洛夫廣場▼
無名烈士墓長明火▼
爲一睹美麗的貝加爾湖,我們乘車從伊爾庫茨克出發抵達利斯特維揚卡小鎮。小鎮不大,基本就是沿着湖邊而建。除了欣賞如大海一般遼闊的湖光山色,貝加爾湖博物館也很值得一看。
♫ “我們流連忘返,在貝加爾湖畔……”▼
利斯特維揚卡的夜,感受一下▼
博物館介紹了貝加爾湖的地理、水文和生態知識,以及帝俄、蘇聯、俄聯邦各個時期的科考成果。館內還飼養了幾隻貝加爾湖海豹,圓滾滾的非常可愛。
這是一種淡水海豹,身形“肥美”▼
奧利洪島是貝加爾湖上面積最大的島嶼,島上保留着原住民布里亞特人(蒙古人的一支)的人文風俗,還有神秘的薩滿教信仰。
奧利洪島風光▼
球局的小夥伴們住在奧利洪島上最大的村子胡日爾村。這裡自然生態保存良好,可以在一天之內欣賞到草原、荒漠甚至森林等景觀,也可以早早出門在距離村子不遠的湖邊等待日出。
胡日爾村的景色,像水彩畫一樣▼
這日出,絕對值得早起去看▼
球局的小夥伴們乘車抵達了奧利洪島最北端,在路邊吃些簡單但有特色的當地餐食(布里亞特司機大哥做的)。這裡到處都有纏滿綵帶的薩滿石或薩滿柱,很有異域風情。
神秘、野性,這是貝加爾湖的另一面▼
一路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有當地人對生活的熱愛。在利鎮、胡日爾村,當地人會在自家的院子裡種上各種鮮花、對自己雖略顯簡陋和古樸的房屋進行裝飾,路過的不知名小村子甚至還有花店。
利鎮的鄉間小屋▼
這種對生活情趣、對美好家庭生活的追求,與我“倉廩足而知禮節”的認知並不相符,刷新了我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印象。
俗話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這次球局的團建活動讓小編對俄羅斯民族性格、對這裡的風土人情有了全新的認識。非常期待能夠有一天再前往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去看看,未來有機會我也將會撰寫更多關於俄羅斯的系列內容,敬請各位讀者期待。
貝加爾湖,下次再會▼
*本文內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夏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