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殺教育的教育部

(林志成攝)

大陸遷臺時,教育部是最完整遷臺的部會,連全國中小學的畢業生名冊都帶來了。教育部在程天放、張其昀、梅貽琦、黃季陸、閻振興等飽學之士的帶領下,教育一直是行政院各部中表現最傑出,問題最少的部會。大陸知名大學在臺紛紛覆校,國民教育延長至初中,客觀公正的大學聯招,技職教學與博雅教育平行發展,造就了臺灣興旺的人才。今天台灣的經濟奇蹟,不能說當年的教育沒有重大的貢獻。

在政治最動盪的年代,臺灣高等教育卻是教育自由的年代。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先後覆校。當年自教育部長卸任的張其昀先生因與蔣經國一系不睦,但也可以自創中國文化學院即是今日的中國文化大學。同時間居正先生辦了淡江文理學院,高信先生辦了逢甲學院,張靜愚先生辦了中原工學院,一羣熱愛傳統中國醫學的人士辦了中國醫藥學院。當時大約高中畢業生之中20%的學生可以經由聯招進入大學。其餘還有大量的技職體系,包括工專、農專、商專、藥專、師專。社會的組織由各界需用的人才都有相應的管道培育,適才適教。

後來因政治氣氛改變,各地中央民意代表都爭取在各自選區成立高等教育單位。從原先不到25所,突然暴增到150所大學,其中公立院校45所約佔1/3。學校之經營有其歷史,無論人才、教具,甚至學風的養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有歷史的公立大學,私立的學校如東吳的法學、中原的工程、淡江的外語、實踐的家政、世新的新聞傳播,都是成績斐然。

最特別的是中國文化大學,設立了觀光、勞工、氣象、市政、戲劇、舞蹈、印刷、造紙、蠶絲、陶瓷、俄文、土地資源、造船、航海,當時都是國內大學獨一無二的科系,多年來爲國內培植許多特出行業的高端人才。在民國70年間,教育部透過評鑑與私校董事會管理獎懲等手段大量介入私校之經營管理。驚覺行政當局開始介入私校興學自由之干預,個人乃獨發議論高唱起草《教育基本法》,主張人民有依教育目的興學之自由;政府對於私人及民間團體興辦教育事業,應依法令提供必要之協助。

《教育基本法》雖在各方支持贊同下於民國88年立法,但教育部對私校之介入卻曲解該法,透過科系評鑑與私校獎補助爲手段,全國各校在棍子與胡蘿蔔的威勢下,徹底將各大學變成了一所「教育部大學」,無論公私立各大學已經沒有特色與獨立講學的自由。教育部更透過聯招排名,將所有公立學校排在私立學校之前。因此,一些公立的技職大學都列名在私校之前。這些公立技職學校在改名大學之後,教學環境與師資仍然多停留在技職環節,並非如同一般大學。以東吳、文大、淡江爲例,以往可以招收到聯招新生成績在12%左右的學生,但在民國100年左右卻只能招收到成績在60%以下的學生。原先考試成績較優,卻優先被分到部分名不副實的公立技職學校。

民國100年,大學院校入學新生約28萬,如今少子化下已跌破約20萬人。招生不足,大量私立學校被迫退場。而教育部仍在不斷准許公立學校增加學生人數。估計到了民國117年,大學新生將只剩17萬人,屆時所有入學新生填不滿公立大學的招生員額。供需嚴重失衡,沒有這些高端基礎知識,臺灣還有未來?

私立學校都招不到學生了,還有什麼能力興辦有特色的學科?興學自由已變成了騙人的口號。教育部強力介入教育是實質扼殺了教育。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