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夫妻魚」鱟至死不離 4億年活化石將來臺覆育

▲鱟一旦結成夫妻後,雄鱟常伏身於雌鱟之上,如影隨形,直到死爲止都一起行動,因此有「夫妻魚」的美名。(圖/金門水產試驗所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金門「鱟」覆育有成,雲嘉濱海國家風景區特地跨海到金門取經,希望藉助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多年來累積的經驗成果,一起推動臺灣本島鱟的覆育工作

成羣「夫妻魚」交疊在一起,模樣非常恩愛。(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提供)

雲嘉南風管處代理處長鄭榮峰19日與金門縣長李沃士,在金門縣政府簽訂「金門協助覆育嘉義布袋溼地鱟生態資源合作意願書」,期望透過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的協助,預計明年4月在好美寮溼地放流2萬隻稚鱟,並結合當地觀光資源,打造「白色嘉南計劃

2009年開始,雲嘉南風管處就開始在嘉義布袋進行「南布袋溼地改善覆育調查規劃」, 積極涵養南布袋溼地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億年活化石鱟的棲地。有鑑於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從事鱟的覆育成效卓越,這次特地跨海尋求合作。

據瞭解,「鱟」是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存在地球已經有4億年的時間,由於外形幾乎與4億年前相似,因此與「鸚鵡螺」齊名,被稱爲「活化石」。鱟象徵長壽、堅貞以及好運,是潮間帶的健康指標

▲雲嘉南風管處代理處長鄭榮峰(左四)與金門縣長李沃士(右三)簽訂合作意願書。(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提供)

▲雲嘉南風管處代理處長鄭榮峰(右)接受金門縣長李沃士致贈鱟魚紀念牌。(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