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腿部紅疹別輕忽 小心過敏性紫斑症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𫐄表示,過敏性紫斑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常出現於感冒後,好發於3到15歲的兒童,男孩罹患機率高於女孩,多數病童在發病前都曾有過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林周義翻攝)

1名9歲男童,2周前開始肚子痛,甚至大便帶血絲,雖然症狀隔天就緩解,但男童的雙腳卻出現紅疹,且有點水腫,因紅疹持續不退,前往就醫評估,原來是患上了過敏性紫斑症合併腎臟侵犯。

該男童就醫時,理學檢查發現皮疹主要出現在雙側下肢和臀部,顏色偏向紅褐色,略爲突起,經按壓不會退色消失。醫師進一步詢問得知,男童這段期間腹痛沒有再發作,也沒有關節痛或走路不舒服,安排糞便檢查結果正常,單尿液檢驗發現有蛋白尿,初步診斷爲過敏性紫斑症合併腎臟侵犯,給予類固醇治療後追蹤檢查後,蛋白尿已緩解,下肢的紫斑也隨時間變淡了。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𫐄表示,過敏性紫斑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常出現於感冒後,好發於3到15歲的兒童,男孩罹患機率高於女孩,多數病童在發病前都曾有過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蘇𫐄表示,過敏性紫斑症,雖然有「過敏」二字,但不同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性疾病,目前認爲過敏性紫斑症的致病機轉主要是人體受到感染後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在特殊體質的病童身上,這些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表現在皮膚便是我們看到的紫斑,在關節出現腫痛、發熱,倘抗體沉積在腸胃道血管,容易有肚子痛、血便等症狀,沉積在腎臟血管則出現血尿、蛋白尿,影響腎功能。

對於過敏性紫斑症的治療,蘇𫐄表示,多數患者對於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反應良好,病程可以在1個月內結束,但對於有腎臟侵犯者需要特別注意,建議持續追蹤至少六個月,延誤或自行中斷治療可能會加重腎臟損傷,導致腎衰竭。

蘇𫐄提醒民衆,過敏性紫斑症約有3分之1患者會復發,需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和回診追蹤,切勿因症狀改善便自行停藥,當家中孩童身體出現不明紅疹要特別留意,建議找尋兒科醫師鑑別診斷,避免錯失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