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幕後: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
《繁花》幕後: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圖爲1990年代的黃河路。(澎湃新聞╱ 上海音像資料館提供)
《繁花》幕後: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圖爲《繁花》劇照。(澎湃新聞╱《繁花》劇組提供)
《繁花》幕後: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圖爲1990年代上海人的餐桌。(澎湃新聞╱《繁花》劇組提供)
《繁花》幕後: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圖爲1990年代南京路。(澎湃新聞╱上海音像資料館)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大陸開年大熱劇《繁花》9日大結局。作爲難得一見的方言電視劇,《繁花》圍繞主人公阿寶上世紀90年代上海生意場上故事,還沒開播就因導演王家衛、演員胡歌和原着小說收穫贏得關注,播出後更佳評如潮。對於輔助《繁花》劇組三年拍攝的上海音像資料館來說,查詢歷史資料過程,同樣也是一段前所未有歷練。
「找資料這活,聽上去很平常,需要反映上海人當時的衣食住行,一般新聞和電視紀錄片裡多的就是這個內容,感覺工作很容易。但是要在這些衣食住行裡面,根據導演創作要求,找到不同的、特別的東西,可謂大海撈針。」上海音像資料館高級編研李佳敏說。
黃河路是否曾經那麼繁華?黃河路上初五迎財神放煙花真那麼炸?小阿嫂那段搬家鏡頭還原度高嗎?圍繞着片中的熱議問題,上海音像資料館副館長沈小榆、上海音像資料館高級編研李佳敏、上海音像資料館館員施依娜,結合真實歷史影像資料爲我們一一作答。
記者問:在找資料這方面,我們普通人和王導的區別是?
李佳敏:我們會說,「這個聲音很接近了,這個場景足以反映上海人那個時候的狀態了。」之後王導回饋過來的意見是,「不行不可以,你應該還有更好的。」他真的是最後能選出更好的內容來。
也是通過跟着劇組的這次資料查詢,通過對一些資料的判斷和甄別,我才體會到有些內容真的是有非常細微的差別。雖然他們要的內容非常多,但他們的製作跨度也很長,整個過程是很細膩的,在這個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記者問:老資料的修復情況如何?劇組是否特別修改?
沈小榆:上海音像資料館於1984年成立,是上海唯一專業音像資料館,館藏方向是紀實類影像,到今年建館40年。可以說,這40年來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在全球採集與上海相關的珍貴歷史影像資料。志在建設「百年上海影像庫」,館藏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即在1895年電影技術誕生三年之後,拍攝到的上海的城市影像。此外還有通過民間管道採購的歷史影像。早期老影像的品質參差不齊,有攝製組用專業機器設備來拍攝的,也有外國旅人和當時的社會賢達用家庭攝像機拍攝的。
還有另一塊重要的館藏,因爲隸屬上海廣播電視臺,保存着1949年上海廣播建臺與1958年上海電視臺開臺以來自主生產的全部廣播電視節目。這次《繁花》劇組要內容是九十年代上海,這麼多年的廣播電視節目,到今天拿出來展示,就是記錄這個城市發展變化的天然音像檔案庫。所以能夠提供大量原汁原味的內容。
李佳敏:對有年代感的影像,技術團隊會對一些拉條和明顯的色斑修復和調整,在清晰度方面,還是故意保持了一些當年質感。看到成片裡使用的一些資料畫面,有些也沒有做很清晰的後期處理,可能只是着了個色,或許也是想保持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比如,九十年代上海人買股票時的畫面,鏡頭有很粗糙的抖動,營造那種很着急的樣子。
記者問:黃河路是否曾經那麼繁華?
李佳敏:電視劇《繁花》是做了藝術加工的,比如着色很濃,小細節熱烈,在視覺效果上衝擊感很強。我們看以前的老新聞資料,繁華是繁華,但畫面比較平淡,色彩也比較單一,當時上海確實不是所有的路都那麼繁華,黃河路特殊一點。
施依娜:確實有人會質疑,至真園有那麼豪華嗎?可以看到紀錄片裡,九十年代的飯店其實沒有那麼豪華,理解這種「豪華」是當時留給人的一種印象。當年黃河路的霓虹燈牌確實很多。除了資料裡的畫面、聲音,劇組還找了當年做這些燈牌的老闆來還原,在車墩搭了一個這樣的景,現在應該會吸引很多人去打卡吧。
沈小榆:有人說《股瘋》反映的纔是真實的九十年代上海,《股瘋》迴應的是當時觀衆心目中的上海,這部影片就是九十年代拍的,幾乎和時代是並行,當然很真實。今天《繁花》迴應的是當今觀衆心目中九十年代的上海,尤其是劇組確實通過館方參考了大量真實歷史影像,他們對九十年代上海的再現不全是虛構,是能成立的。可以這樣說,電視劇《繁花》是基於真實歷史的創造,是由大量真實細節作爲肌理的藝術創作。《繁花》的收視率和網路評分到目前一直都很好,說明觀衆也是非常認可的。
記者問:黃河路上初五迎財神放煙火真那麼炸?
李佳敏:是的,在劇中看到的只是幾個店,比如至真園的門口。在當年新聞裡可以看到,黃河路上每一家店都會在這個時間放煙花,本來黃河路上就有很多的飯店,可想而知。初五早上,看不出黃河路地表的顏色,地上基本上都是紅色的,當時確實很壯觀。
記者問:小阿嫂那段搬家鏡頭還原度高嗎?
李佳敏:片中那段挺真實的。他們當時看了很多弄堂裡面搬家的視訊。
李佳敏:資料庫裡的影像,最早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蕃瓜弄搬家的視訊,那時候是黑白的搬家的場面。五六十年代沒有汽車,就是推一輛平板車,也是親戚鄰居互相幫忙一起把東西擡上去。到後面九十年代,蕃瓜弄搬場、石庫門搬場都是有車進來,車上還貼着標語「祝賀動遷」,然後放鞭炮。石庫門裡「七十二家房客」,大家都是像親人一樣互相幫忙,整個弄堂動靜很大。因爲房子沒有電梯,搬大櫃子、大櫥都會從視窗用繩子往下吊,非常熱鬧,像弄堂裡有件大喜事一樣。
記者問:寶總車禍後閉關,窗外是正在修建的東方明珠,這個細節也是經過考證的?
施依娜:東方明珠是1991年動工,1994年造好,寶總閉關的時候正好是這個時間段。我們給劇組提供的樣片裡,有一個1995年由上海電視臺製作的紀錄片《哦!東方明珠》,裡面詳細介紹了東方明珠的建造過程,他們是有參考紀錄片和照片資料,劇組在細節方面很考究的。
記者問:上海美食參考了哪些老資料?
李佳敏:剛剛說到年夜飯,每年過年都會有一些新聞資料,年夜飯出現的時間雖然不多,可能只有一兩分鐘,也是能看出來每個年代的不同。
比如年夜飯的品類,五十年代的年夜飯基本上都是自己家裡做,九十年代以後才流行到飯店裡去吃年夜飯。家裡做可能就是「上海老八樣」。上海人自己做的早餐,考究一點就是「四大金剛」。老早的泡飯就是把昨天的剩飯第二天起來拿開水泡一泡,再放點鹹菜和花生米,後來覺得好像這樣吃對胃不好,纔會煮一煮,之後才逐漸升級。
施依娜:黃河路當時有些飯店的年夜飯要提早半年預訂。還有印象比較深的,玲子離開夜東京,寶總他們等着給她過生日,準備的生日蛋糕,也是當時流行的生日蛋糕款式,這種小細節,都禁得起考證。另外,當時黃河路的確能吃到其他地方沒有的生鮮,電視劇裡提到的大王蛇不是杜撰的。中心以前做過一檔節目叫《上海故事》,是利用老資料反映老上海生活記憶的紀錄片節目,每集20分鐘左右,其中有一集《上海故事:吃在黃河路》裡面的採訪就提到過的。
再比如葛老師在玲子出走以後單獨吃飯,他說把腐乳遞給我,就這一個細節,就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特別真實。
所有這些細節加起來營造出來的氛圍,就能引起上海觀衆的共鳴。特別要說一下,這個劇還是要看滬語版,特別帶感,效果是加成的。比如說,寶總叫汪小姐外號「碰哭精」,在上海話裡是有愛憐在裡面的,而換成普通話就是「愛哭鬼」,一下子就沒那個感覺了,還是要還原到本土語境裡纔有效果。
記者問:能否說下真實影像在影視劇裡的重要性?
李佳敏:現在確實行業內越來越重視這件事,因爲觀衆的觀影能力越來越高,而《繁花》出來以後也會拉高行業標準。一方面,做年代片可以直接參照這些歷史影像,因爲它是最真實的;另一方面,補充畫面有真實來源可以考證,更加有可信性。近幾年來找我們做拍攝參考的團隊也很多,除了《繁花》,還有《理想照耀中國》《大浦東》《大江大河》等。
沈小榆:真實影像奠定了影視劇的基調,只有充分尊重歷史,纔不會做出所謂「神劇」。年代劇更需要真實性的支撐。我們有一個比較強大的編研團隊,考證採集到的歷史影像。很多很早的歷史資料影像資料是默片,畫面也比較模糊,更重要的是裡面各種資訊需要確認,何時何地何人何事,都需要考證確認以後才能應用。
考證工作也是與時俱進的,隨着技術的不斷提升,把最新AI人臉識別技術運用到考證工作中去,提高了準確性和工作效率。在媒資平臺裡,每一段收錄進去的內容,都會做很細緻的分類編目,根據平臺檢索,甚至可以精確到哪個鏡頭哪個動作。從使用角度而言,比較便捷。
記者問:劇組是不是也看了大量口述的內容?歷史影像的版權意識是不是越來越受到重視?
沈小榆:「口述歷史」是另一個特色館藏,這項工作也堅持了十多年,根據主題做了很多系列的口述採訪,包括抗戰老兵、上海重大工程建設、上海世博會、上海老藝術家等不同主題,做了很多口述專輯。近年來,也爲一些大型企業做口述採訪記錄,用口述歷史的方法反映企業發展史。企業在做重大週年慶活動時,也有這方面需求,會委託採集製作,也會購買庫裡和他們企業相關歷史資料。之前提到的自制專題節目《上海故事》,也是結合很多口述歷史內容,當時給《繁花》劇組樣片裡,很多是摘自《上海故事》節目內容。
李佳敏:採訪親歷者講述內容,對內容生產應該非常有幫助。現在會接觸很多影視劇行業內的製作人員,更多的是交流怎樣用好這些歷史資料,如何讓它更好地發揮作用。之前也接觸了一些導演,他們其實並不瞭解上海有這樣的歷史影像庫。因爲我們同時是上海廣播電視臺下的一個機構,早年只對臺內節目生產做服務。
但近年開始推動「上海音像資源服務平臺」建設,這個平臺更像圖書館的功能,是對社會開放的公共服務平臺,目標是讓大家都能來用歷史媒資。而且現在,大家版權意識越來越強,使用網上資料存在版權隱患,現在有很多影視劇編劇,也對這個平臺非常感興趣。劇本要做前期研究和考證的話,影像方面是挺重要的一塊,還有高校也會有需要,包括一些新媒體也認爲透過平臺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
記者問:你們看了劇有何感受?
李佳敏:滬語電視劇已經很久沒有被討論了,此前是《愛情神話》,但也沒有熱到《繁花》這種程度。看劇時,還挺感謝王家衛導演,把這些資料,包括他對上海的認識理解,能還原得這麼好,給上海人民又拉回了那時的記憶。
施依娜:之前周圍討論的確實還是《愛情神話》,但也只是侷限在「鉅富長」這一帶,不像《繁花》涉及範圍那麼廣。現在親戚朋友、同事都在追這部劇,大部分其實都還沒有看過原着,大家還是追得上頭,看得津津有味。上海人太久沒有看過滬語電視劇了,往前追溯,還是小時候看的《孽債》。
另外,劇裡還有很多熟悉的上海名人客串,范志毅、史依弘、孔祥東……大家看了都很「嘖勁」。做了這個項目之後,也對上海上世紀90年代社會發展有了更多認識。比如「黃河路保衛戰」那一集,寶總請爺叔幫忙,爺叔說正好有香港朋友回來探親,還帶了私人廚師,最後才解了至真園的燃眉之急。做了這個項目才知道,當時很多香港商人其實都是1949年從上海到香港去發展的,之後再回到上海做投資,比如湯臣一品的老闆湯君年,船王包玉剛等等。
沈小榆:很喜歡這部劇。大家關注的是《繁花》在真實和虛構之間所處的位置。開播時有評論說:「這不是90年代上海而是30年代上海」。如果拿黃河路歷史影像作爲真實標竿,那麼《繁花》的黃河路肯定不完全真實。但真實並不是絕對客觀的東西,對任何人來說,真實都是有主體性參與建造的。相信《繁花》真實性的來源有很多,但歷史影像一定是它的重要來源。
毛尖評論說《繁花》「渾身是寶」,這個也是她的感受,《繁花》太豐富了,很難一兩句話道盡。另外,建議此刻大家把王家衛在開播前宣推的短視訊再拿出來看一看,相信就更加能夠體會,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的意思以及他對《繁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