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頹勢 振興國旅趁現在

國內連續28天沒有本土新冠肺炎案例,加上週日又是母親節檔期,10日晚間百貨商圈涌現人潮商機。(鄭任南攝)

隨着疫情趨緩,指揮中心階段將推「防疫旅遊」,與其說是防疫,倒不如說在鎖國之下,國人被迫重新體驗國內旅遊,若能扭轉「去九份不如去九州」的刻板印象,這最壞的時刻,何嘗不是最好的機會

過往國旅被人詬病,很多人拿日本來比,認爲日本到哪都有不一樣風景,但臺灣景點相似性卻太高,很多景點更是一窩蜂,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去哪玩了。就算跟旅行社,也重複着走馬看花的既定行程,愈玩愈累。

國人「想到國旅就心寒」不是頭一天,但眼前現實是國人出不去、外國旅人進不來,卻總要出門透透氣,於是乎國人「被迫」留在國內旅遊,「被迫」重新體驗國內旅遊,卻可能因此重塑對國旅的印象。

旅行社也是,過往做境外出遊,沒那麼多時間做國旅,如今出境生意作不成,若想發揮既有的人力物力,就只能好好做國旅,加上飯店供應商客人少了,價錢應更好談,客觀條件有利掃除「性價比偏低」的批評。

餐飲同樣如此,這幾年外食盛行,百貨公司甚至成爲「加大版」美食街餐廳比重直逼專櫃,透過「防疫餐飲」讓民衆用更高標準檢視餐廳良窳,也能造就良性循環。

面對疫情當下,做好防疫是最基本的,但觀光產業如何在「防疫旅遊」之名下,讓民衆重新認識到臺灣的好,這是背水一戰,無論如何都要找出讓國人願意國旅的誘因

講得直接些,做得好,國人會從被迫變成願意再次國旅,旅遊支出不必猛往外送。做不好的話,就真的玩完了,以後也就不要再怪國人沒給國旅機會,因爲真的扶不起。

外國人常說臺灣很美,確實很少有地方像臺灣一樣,可以在4小時上山下海,有繁華都市、也有巷弄文化,應有盡有。如果能把這次危機,扭轉成爲振興國旅的轉機,「去九份不如去九州」就能成爲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