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政策“工具箱”再打開 業內判斷:未來謹慎偏樂觀

新京報訊 (記者袁秀麗)自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工具箱”再度打開。8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2023年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大會上,與會嘉賓預判,政策“發令槍”已打響,下半年針對供需兩端的利好政策將逐步落地,在供給端給予優質房企合理的融資支持,讓更多的民營房企受益;在需求端加大對剛性、改善性需求的傾斜力度,降低購房成本,促進居住消費。

從目前來看,雖然房地產市場並未出現根本性好轉,預期和信心仍舊不足,但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正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

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北京華夏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兆彬表示,近20年來,房地產業作爲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也涌現了一批好品牌企業。但是房屋質量、資產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革和上升空間。

劉兆彬認爲,未來有三大增長“發動機”值得關注,一是全球都在關注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二是數字經濟轉型,三是大健康經濟,“無論是房地產行業還是其他產業,不圍繞這三大方面轉型做不好品牌。”

在越秀地產北方區域公司副總經理兼北京城市公司總經理董毅看來,房地產行業仍是一個永續行業。對比過去兩三年,現在市場底部已經逐漸構建,相信房地產的未來發展不會更差。

面對行業正在經歷的變革,路勁地產主管董事刁露認爲,企業在這個時期要先做好自己,即把控好風險和成本。其中,控風險最重要的是投資風險,目前土地價格已佔到銷售價格的50%甚至更高,所以“買能吃的菜”特別重要。對於未來市場,刁露的判斷是謹慎偏樂觀。

對於北京市場,萬科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林曈認爲,北京房地產市場是健康的、穩健的,既沒有出現暴漲,也沒有出現暴跌。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同比均呈現增長態勢,這也證明北京市場仍是全國較好的市場,預計下半年北京房地產市場依然會表現不錯。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