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四川農業大學,選擇西南石油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儘管四川農業大學是211,但學科實力、王牌專業較爲冷門 ,因此錄取分數和雙一流——西南石油大學一檔。石油行業,國內只有中國石油大學和西南石油大學兩個高校,因此行業內幾乎都是這兩所高校的校友。西南石油大學背靠石油集團,就業質量不錯。而四川農業大學,農業專業不好就業,而且薪資待遇也不會太高,搞不好,轉行/失業也很常見。那麼,放棄四川農業大學,選擇西南石油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一種觀點認爲“畢業了,談起對母校的感情很複雜。據我所知的,就讀SWPU的學生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幾代石油人的後代,希望繼續前人之路,過着父輩們期待的穩定的、生活。在單純的石油圈裡,上班遇到的是叔叔阿姨,小區下樓打招呼的都是單位同事。多麼和諧的畫面啊,這不就是一個「石油村」嗎?另一種則是聽說「石油」這行高福利,工作體面。SWPU的就業率高,希望畢業後能進國企,過上高收入、好福利的神仙生活。所以呢,SWPU的畢業證相當於進入石油系統的半張門票。2006年,「西南石油學院」正式更名爲「西南石油大學」。既然改名爲大學,那他的教學質量又是如何呢?「大學者,非大樓也,乃大師也。」西南石油大學有一大堆醉心於油田科研項目的大師。大一、大二在南充讀書期間,我有幸遇到了上課能夠口沫橫飛的高等數學老師,錙銖必較的工程製圖老師等等,雖稱不上大師,但是在傳播前人知識上,可謂是嚴肅認真。轉眼到了新都讀書,新的教學樓,新的宿舍樓,正因村外的花花世界,空氣中瀰漫着躁動的因子。專業課的老師開始用着幾年不變的課件,帶着小蜜蜂,一字不漏的念着課件上的內容。即使是逃課,只要課後認真學習老師的課件,掛科是不可能的。所以呢,SWPU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技工學校,類似「藍翔」,區別是我們學的是能源,跟國家經濟息息相關的專業。殘酷的現實就是,畢業後如果不進石油單位,我們的專業在社會上很難有發揮的舞臺。再來說說校友吧,因爲我就讀的是石油工程專業,男生較多,所以西油人給我的感覺是熱血的。被吃垮的自助燒烤,畢業傳統之滾球、摔熱水瓶、拼酒,熱鬧非凡。西油校友更多的是揮灑不完的荷爾蒙,缺少的是纖細的文藝細胞。畢業後分配到天南地北,每個地方的西油人異常團結,一提到是西油人,絕對把你當自家人對待。記憶中的SWPU是南充校門口有一排排的檯球室,被大盤雞泡過的Q彈麪皮,女生宿舍樓下的紅房子網吧,丁老師複印室,隱秘在二教的網吧,50/60年代的建築,貼着危樓封條的鬼屋,火箭樓,被愛心人士餵養的一大羣夜貓,大禮堂的電影,秘密基地情人島,天鵝湖邊的書聲琅琅,北方人的第一句四川話:「瓜娃子」,舌尖上的正因村,對面川音的細腿美男,圖書館的佔座。”另外一種觀點認爲“在西南石油大學讀了7年書,在南充讀了2年,在成都讀了5年,也算是在西南石油完整了。因爲學校兩地辦學,所以造成了本科四年可以享受兩個城市的兩種氛圍。但是這種享受已經終止了,現在本科專業已經全部搬遷到成都市新都區,南充校區只剩下高職院了。1、學校先說一下南充校區吧。這個校區很值得懷念,因爲大一大二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大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幾乎都是在這裡建立的。這個校區環境特別幽靜,綠樹成蔭,學習氛圍特別好,每天早晨都能在龍井湖旁看到很多人在早讀。學校周邊娛樂設施很少,只是網吧比較多,這和老校區沒有寬帶是有一定關係的,據說後來可以安裝寬帶了,但是不是特別清楚,自從2009年離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很懷念。再說一下,成都校區。成都校區在成都市的新都區,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大,很新。校園真的是比較大。因爲和很多其他學校的同學交流過,我說我們學校還有校園巴士,他們表示懷疑。特別是和北上廣等城市的大學比,新都校區真的是大到爆了。在新都校區上課很費勁,要走好遠的路,本科生基本住在1期,上課在2期,研究生基本住在2期,上課在1期,我一直懷疑是學校故意這麼做的,讓學生多鍛鍊一下身體。但是新都校區周邊娛樂設施很齊全,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側門和後門外賣東西的很多,也有很多情侶房,很方便。側門和後門外再往裡走,就是KTV一些娛樂地方了,價格也比較公道,一般下午便宜,每人十元,可以唱一下午,環境還是可以。2、感受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感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南充校區,雖然宿舍環境不好,設施比較老舊,但是那裡的環境很寧靜,你走在校園的小路里能感受到學校的文化沉澱。畢竟時光不能扭轉,過去的時光只能停留在懷念之中,新都校區需要我們新一代的swpuer來建設,來給予新校區新的文化氛圍。”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