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社區藥局缺藥 薛瑞元:藥商可不依合約優先供應醫院

衛福部長薛瑞元。(陳人齊攝)

爲解決國內長期缺藥問題,衛福部今宣佈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針對社區藥局經常反映藥物遭醫院搶貨的問題,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如醫院端藥品庫存沒問題,盤商不一定要依合約優先供應藥品給醫院,以確保藥局能取得調劑藥物。

薛瑞元指出,缺藥通報的型態很多,有部分是因分配不均的問題所致,如民衆常使用的慢箋,經常要到社區藥局進行調劑,如將來有社區藥局通報缺藥,會是藥品供應商視各醫院的庫存進行調配,如醫院端庫存無虞,供應商可不依合約優先供貨給醫院,確保社區藥局有藥。

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針對規模較大的醫院,已要求叫貨量不得超出去年同期的1.1倍,防止醫院蓄意囤藥,至於缺藥通報的評估內容,則包含實際上是否有無缺藥?有無替代藥品?是否需啓動專案輸入或製造?這些作業流程大約會在1周內完成,食藥署明起每月也都會公佈2周內的辦理情形。

另對於盤商藥物庫存的監控,薛瑞元則指出這算是更早期的預警系統,目前尚未完成建置,將徵求相關團體前來承接計劃,畢竟這部分需要監看盤商的進出貨情形,如有發現進貨狀況較吃緊,就可預期未來會缺藥,可緊急、提早了解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此外,食藥署也要求國產/進口藥商需定期彙報6個月內的庫存量,如業者不配合有無罰則?吳秀梅說,其實業者目前都非常配合,我們要求要有6個月的庫存,就包含原料藥部分也要有所準備,如碰到短缺就要馬上通知食藥署,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則依照藥事法可祭出罰則。

吳秀梅強調,原料藥庫存很關鍵,不只是國內製造業者會面臨到,國外廠商也一樣,所以大家對原料藥的掌握應該都很即時,且藥物的製造不一定都需要3到6個月,相信業者都會掌握好,一定要能備足6個月的量來供應臺灣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