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危老條例上路3年 申請量暴增開工數131件

內政部徐國勇。(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袁茵臺北報導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2017年5月10日公佈施行以來,即將屆滿3年,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爲了協助國人營造安全的居家環境,內政部積極推動危老重建政策,至今已受理1019件重建計劃,其中562件覈准,131件已申報開工。

依據營建署統計,危老重建平均每月的申請案件量呈現指數型成長,107年每月平均爲11件,108年每月平均爲36件,109年統計至4月底每月平均則爲112件,每年案件量均爲前一年3倍以上,今年4月申請量更暴增到260件,顯見民衆對危老重建需求十分強烈。

徐國勇強調,內政部感謝全國22縣市政府通力合作,迅速完備自治法規並受理民衆。在專業推動人力方面,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培訓人員加強推廣量能,例如臺北市培訓了超過1萬名的危老推動師,新北市運用原有都更家教協助推動危老重建業務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已達成階段性成果

徐國勇表示,內政部在執行危老重建過程中仍不斷持續精進,危老條例這次修法除了因應時程獎勵3年屆期的問題之外,同時也考慮實務推動課題及民衆需求等因素總統並於109年5月6日公佈,讓新舊法可以順利銜接。

本次修法讓時程獎勵改爲「逐步落日」,今年先降爲8%,往後逐年遞減2%,第8年爲1%,第9年歸零,讓民衆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新增規模獎勵機制,重建面積達200平方公尺,可獲得2%基準容積獎勵,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再給予0.5%;但與時程獎勵合計後,最高仍是10%。最後修法鬆綁鄰地合併限制,使危老基地整合鄰地帶動周邊地區重建,擴大土地使用效益。並考量公平性,鄰地獲得的容積獎勵及賦稅優惠有一定限制。

最後提醒民衆,重建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自家是否安全。內政部去年將耐震能力初評的補助費用,提高到1萬5000元,大約可補助總費用的8成。因此只要左鄰右舍大家各出一點,就可以幫房屋健康檢查。如果發現有問題,一定要團結起來整合,共同打造更耐震、舒適的居住環境。